知名企业家罗永浩的一则微博吐槽,将西北菜巨头西贝推上风口浪尖,也再次引爆了餐饮行业关于预制菜问题的长期争议。
9月10日,罗永浩在微博发文直言:“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实在是太恶心了。”他还呼吁国家尽早推动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这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9月11日,《中国经营报》记者就预制菜相关问题联系西贝方面进行采访,但对方并未进行回应。当晚,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对罗永浩的“预制菜质疑”表示了否认,并表示将起诉罗永浩。
“预制菜”质疑
随后,西贝客服回应称:“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的,不存在预制。另外,店内的炒菜每天都是新鲜的蔬菜到店,现场炒制。”
9月11日,罗永浩转发含有上述客服回应的报道,并表示:“牛大骨现煮,莜面现搓,塑料袋现剪,微波炉现打,准备好的话术现读……”
紧接着,罗永浩再次发文,表示:“诚恳请教一下食品工业或化学工业的专家,有没有什么专业设备和方法能够检测出食物被烹制的时间?或用什么其他方式能检测出食物是不是预制菜?设备多昂贵都没关系,我想买一台或租一台,把用了预制菜后不肯说实话的餐馆横扫一遍。关心这件事的朋友们帮忙转发一下,多谢。”并在开头标注“转发送出Iphone17一部”。
有用户转发其微博称:“有没有西贝的员工站出来举报一下,到底是不是预制菜。”对此罗永浩回应:“如果有录像之类的,法律上可以采信的真凭实据,奖励十万元。”
9月11日晚,贾国龙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罗永浩表达了对预制菜的不满,这对我们造成了伤害。他作为一位具有影响力的人物,把话说得很极端,对我们的商誉影响很大,并损害我们的品牌形象。我们会走法律程序,一定会起诉他。”
贾国龙认为,罗永浩的行为并不是正常消费者的行为。“你看他的微博,今天还在连续地发,连续地发。他现在的行为已经超出正常消费者的行为了。”
贾国龙同时表示:“复盘了罗永浩来西贝吃饭时的菜品和接待服务,我们的总结是,做的饭中规中矩,他点的13道菜里没有一道是预制菜,我们每一道菜都有制作标准和工艺。”
对此,罗永浩在微博回应称:“好,来吧。能把现做的菜做得全是重新加热的味道,这肯定是高科技了。”
此外,贾国龙还表示,9月12日开始全国370家店全部开放,厨房、原料、工艺都向大众透明。任何人都可以到西贝任何一家门店的厨房参观,只是需要申请并佩戴防护工具,员工会带领参观,想看任何一道菜都可以。
升级中的西贝
被质疑的背后,近年来,西贝已经踏上转型之路。
2024年下半年,贾国龙重新担任西贝CEO。2025年年初,贾国龙在新年贺词中透露出西贝的关键词:“焕新”。时间再往前推,西贝完成了Logo焕新升级,“西贝莜面村”升级为“西贝XIBEI”;西贝提出“把更好的给孩子”品牌主张,持续升级专业儿童餐;西贝最新战略定位为“欢聚餐厅”,从单纯菜品、品类的创新,扩大为场景化革新。贾国龙强调,西贝要成为家庭聚餐的“黏合剂”,通过亲子厨艺课堂和生日会等活动,为顾客提供情绪价值。
此前,西贝儿童餐2025年度产品发布会上,西贝儿童餐负责人曾俊珊用“5个不添加”,表达当前西贝在儿童餐业务领域的全面升级,即“不添加鸡精、香精、味精,不添加人工色素、防腐剂。”
不过,贾国龙此前也发表过类似“高级菜才预制”的言论。他表示,预制就是预加工,但我们不是预制菜,国家对预制菜有严格定义。按国家的规定,我们没有一道菜是预制菜,做熟环节都在门店进行。不过,贾国龙也指出,馒头是在中央厨房做熟的,在国家标准中,主食类和面点类是允许在工厂做,再到门店加热,它不属于预制菜。
此外,贾国龙此前曾推出“贾国龙功夫菜”,公开资料显示,贾国龙功夫菜最早上线于2019年12月底,定位中高端功夫菜,以预制菜产品的形式主打到家场景下的“家庭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