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作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投资提质增效的重要力量,正迎来新一轮政策“春风”。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8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0.5%。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1—8月,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快于全部投资增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和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措施的落实落地,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将有利于拓展民间投资发展空间,支撑民间投资增长。
9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会议指出,要聚焦企业关切的突出问题,在扩大准入、打通堵点、强化保障等方面实施一批务实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促进民间投资发展。
在业界专家看来,会议打出了政策“组合拳”,这一系列措施将助力民营企业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民营企业来说,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机会与信心。会议提出要扩大准入,可以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打开更大空间。“不仅如此,还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和提升民营企业家的投资发展信心。”
此外,在拓宽民间投资空间方面,会议提出,支持民间资本加大在新质生产力、新兴服务业、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
刘兴国认为,这意味着民间资本可以在上述领域找到更多投资准入机会。同时,政府也会为民间资本提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帮助民间资本将潜在发展机会变为投资发展事实。“民间资本可以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在上述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事实上,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举措逐步落地实施,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正加速完善。在此背景下,民间资本参与铁路、能源、水利等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进程稳步推进,拓展了民间投资增长空间。
从具体领域看,民间投资在重点赛道的增长活力尤为突出。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基础设施民间投资同比增长7.5%,增速快于全部基础设施投资5.5个百分点。电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民间投资增长23.5%。在民生服务领域,民间投资也在增加,1—8月份,住宿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民间投资分别增长17%和7%。
此次国常会部署的促民间投资措施,紧扣民营企业“最迫切的需求”,形成了一套靶向精准的政策“组合拳”。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会议提出,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破除限制民间投资的各种隐性壁垒,加强创新支撑和融资支持,完善服务体系,让民营企业敢投资、有回报。
刘兴国表示,公平竞争环境一直都是民间资本的关键诉求。对民间资本来说,如果能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同一起点上竞争,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在刘兴国看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需要规范金融市场发展,推进融资公平,在利率、融资条件上平等对待各类融资主体;规范监管执法,平等监管各类市场主体,公平采取处罚措施。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透露,正抓紧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举措,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长效机制。对于铁路、核电、油气管道等领域的重大项目,设立民间投资参股比例的最低要求,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