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由江苏省委金融办、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投江苏,赢未来”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苏州举行。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及国内百余家优秀头部创投机构参会。
在推进会上,江苏省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巩海滨在致辞时表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超5.7万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21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同时,江苏也是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
一组数据彰显了江苏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活力与潜力:截至今年6月末,注册在江苏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达到1203家,管理基金6186只,管理基金规模达1.19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全国私募股权创投基金投向江苏省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在投项目数量达1.38万个,在投本金规模达3118亿元,均位居全国第一。
如何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对此,巩海滨介绍,2024年以来,江苏积极贯彻执行新“国九条”“创投十七条”以及《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优化私募股权基金“募投管退”体系。2024年底,江苏省在全国出台首个针对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省级政策文件,突出“专精特新”专板建设,聚焦区域性股权市场与私募基金行业协同发展。今年3月,江苏省又出台“财政+金融20条措施”,给予相应政策支持。
就推动私募股权投资在江苏深耕共赢,巩海滨提出三点想法和建议:
一是凝聚共识,以更高站位重视股权投资,共筑江苏发展新优势。江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股权投资来集聚创新资本、赋能实体经济,希望广大投资机构将江苏作为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将更多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入江苏。江苏省各设区市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也将把发展股权投资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私募基金在苏展业提供最坚定的政策预期和最有力的支持。
二是聚焦方向,以更精准导向投向新质生产力,共投产业创新新蓝海。江苏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高地,希望各位投资家能将投资的“慧眼”和资本,更多地投向那些拥有“硬核”科技的初创企业、致力于“卡脖子”技术攻关的专精特新企业,以及具有前沿性、颠覆性、突破性技术的未来产业,共同催生更多的江苏“独角兽”和“瞪羚”企业。
三是共建生态,以更优的环境构建,共赢股权投资新未来。江苏将不断优化政策生态,落实好相关政策,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大家投资更放心;通过完善市场生态,搭建更多对接平台,促进资本与项目的“双向奔赴”;大力发展S基金和并购基金,丰富退出渠道;营造服务生态,当好“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让投资创业更安心。
巩海滨还表示,希望江苏省内的银行、保险、AIC等金融机构深化投贷联动、股债结合,携手政府、企业、投资机构与科研院所,构建一个“赋能实体、共生共荣”的创新共同体,共同培育蓬勃发展的私募股权投资生态圈,将江苏打造成全国私募股权投资最青睐、最活跃、最高效的热土。
在此次推进会上,“苏投服”综合服务平台、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2.0正式启动,首批50个省双创项目融资需求向社会公开发布,涉及半导体、生物医药、新兴数字产业、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同时,江苏省战新管理人矩阵集中亮相,一批省战新基金投资项目、AIC基金组建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