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巴巴旗下的电商基础设施,转身成为独立面对市场风浪的全球化物流公司,菜鸟用了12年。
菜鸟跨境物流总经理熊伟日前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菜鸟整合的最新进展:目前菜鸟已开始加速“单飞”,真正蜕变成一家市场化的全球化智能供应链物流企业。
脱胎于阿里巴巴的菜鸟已正式进入3.0发展阶段,主要聚焦于“国际物流+科技”双引擎发展。熊伟对记者表示,菜鸟加速全球化的背后,既是海外平台对接中国供应链需求的体现,也是菜鸟陪伴中国品牌出海业务爆发式增长的体现。
记者注意到,菜鸟加速全球化伴随着中国品牌出海潮:从中国潮玩品牌在欧美、东南亚市场实现72小时送达,到适配跨境电商平台以及中小商家“5美元10日达”跨境快递,再到“一杯咖啡价钱送全球”的“全球五日达”,菜鸟已经悄然建成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境物流网络。
从国内智慧分拨中心到海外布局的eHub货运中心,再到境外超40个海外仓,菜鸟智慧物流网络加速建设的背后,有太多中国品牌的出海新故事。
时效“压倒一切”
菜鸟东莞智慧分拨中心的一天,从晚上10点开始。晚上10点到凌晨5点是这里的繁忙时段。每天最高处理峰值百万单,货物来到菜鸟东莞智慧分拨中心,最快4小时出库,发往全球市场。
“对于跨境电商,时效对客户来说比价格还重要。”东莞分拨中心负责人士国告诉记者,“跨境卖家最注重的一定是时效,包括交货之后什么时候在你的系统快速上网,什么时候从中国飞出去,什么时候在当地开始派送。”
2024年9月投入运营的菜鸟东莞沙田分拨中心,是目前菜鸟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分拨中心。与时间赛跑的故事,每晚都在这里上演。
华南地区的跨境商家一般是早上接单、下午打包、傍晚发货,跟着商家需求走,分拨中心的分拣机从深夜10点开工。相比上一代分拨中心,东莞沙田分拨中心总时效提升20%,效率大幅提升背后是数字化链路的创新与科技“狠活”。
首先,入库安检区采用快递领域最新的单件分离——六面扫——高速安检设备:包裹在叠件分离机上自动摊平,六面扫设备同步捕捉货物信息,安检员在辐射区外的办公室远程判图。这套中国跨境电商领域首创的系统,可以实现6000多单/小时。安检效率提升两倍以上,误处理率显著下降。“以前包裹要被摸七次,每摸一次就增加一次人力(消耗),现在最多四次。”士国介绍。
其次,分拣区采用快递领域技术成熟的双层单车交叉带分拣机,在高速2.0m/s运行速度下,实现包裹精准供件及高效分拣。“通过高速安检设备、交叉带分拣机、摆轮分拣机等一系列自动化设备,最终实现最快4个小时出库。”
作为菜鸟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辐射全球的核心枢纽,东莞智慧分拨中心的下一站菜鸟香港eHub,也在进一步提速。
目前菜鸟香港eHub已全面接入RFID(无线射频识别智能芯片),成为香港首个RFID全场景覆盖的智慧货运中心。“RFID技术融入智慧货运中心的卸货、安检、存储、打板至出库全场景,处理包裹的时效较传统货运中心提升大约30%。”菜鸟香港eHub智慧货运中心运营总监庆堂介绍。
在庆堂看来,实现RFID贴标,最直观的感受是“全链路一个信息”,大大提高了读取率,全世界买家、卖家都可以看到货物在哪里。
全面接入RFID只是香港eHub高效运转的创新之一。“实际上,早在8年之前,菜鸟就开始布局全球智能物流骨干网的雏形,在中国香港、比利时等地陆续推进eHub超级枢纽布局,分布全球的eHub可以实现菜鸟的‘Hub and Spoke’业务模式,达成集运所带来的时效提升和降本。”菜鸟内部人士透露。
“香港eHub位置特殊,4小时航空辐射圈高效覆盖亚太核心市场,只要5小时飞行时间就能触达全世界一半人口,已经实现与欧洲列日eHub的实时数据互通,华南货物空运至欧洲最快6小时就可完成海外仓全流程出库,真正实现全球化无缝衔接。”上述菜鸟内部人士进一步介绍。
跑马圈地“本地仓”
如果说不断升级的分拨中心、全球布局eHub撑起了菜鸟全球网络的主干道,加速落地的本地仓则是探向全球市场的先锋。
当全球贸易面临关税、地缘政治等多种不确定性,通过在目标市场建立海外仓既能有效提升物流的时效性,又能给消费者提供更稳定的服务体验,有实力的出海品牌更倾向于选择海外仓。
如何帮助出海品牌在海外市场搭建反应迅速的供应链和开拓当地市场,成为海外仓的首要任务。
这样的诉求在东南亚市场表现尤为明显。“现在很多客户排队入仓。”菜鸟全球供应链新加坡&马来西亚国家经理Bruce 对记者透露。今年1月,Bruce被菜鸟集团派到吉隆坡开拓马来西亚市场。
“客户需求旺盛,拓仓成为当务之急。”Bruce告诉记者,“今年1月到现在,业务量已经增长了几倍,今年计划客户数量和仓储面积都要翻倍。”
马来西亚自营仓位于吉隆坡附近,交通便利,链接巴生港口及吉隆坡核心区域,实现西马半岛1—3个工作日达,末端派送覆盖马来西亚全境。为了进一步提升仓库利用效率,菜鸟采用“夹层货架+旋转分拣梯”技术将仓储效率提升30%。加上仓内配备流水线、旋转梯等基本自动化设施,高效保障商品在48小时内出入库。
海外仓的火爆背后是中国品牌的出海热潮。在吉隆坡著名的购物中心柏威年广场,晚上9点多,POP MART(泡泡玛特)门店仍然大排长龙,人头攒动。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头部潮玩TOP5品牌2024年在海外市场收入增长达到300%—450%。
据了解,多家中国头部潮玩品牌已纷纷入驻菜鸟美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的海外仓,海外消费者线上下单后,菜鸟海外仓发货平均72小时内即可送达。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仅潮玩品牌,东南亚尤其马来西亚市场已经成为众多中国企业不容错过的掘金要地。从元气森林、蜜雪冰城、霸王茶姬等茶饮品牌,到海底捞、湘菜“农耕记”等餐饮品牌,再到华为、荣耀、中兴通讯等消费电子品牌,都出现在吉隆坡的中心商业区。
像菜鸟这样的物流服务商,在中国品牌出海背后扮演的角色,也不止提供简单的物流服务。
Bruce举了一个例子,一家国内食品类零食门店品牌,2023年年初第一次出海。一开始只有一名员工到马来西亚考察,对清关、仓储、配送完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该选择自营还是加盟。了解了客户需求后,菜鸟给出了从国内清关、海运运输、本地仓储、配送到门店的完整解决方案。现在该品牌已在马来西亚30多个大型商场开店,业务增长迅速。
“目前马来西亚电商市场仍在早期阶段,需求远大于供给。拥有仓库就不愁业务,机会非常多。”Bruce给出建议。
从时间线看,菜鸟在东南亚加速布局仓储网络,几乎与中国品牌出海同步。从2023年开始,国内企业出海东南亚热潮明显升温。菜鸟响应迅速,布局仓储网络,目前除吉隆坡仓外,在新加坡、越南、泰国等地也有仓库。“未来我们将根据客户需求采用灵活模式,包括包仓、流量计费等,核心逻辑是解决客户痛点。”Bruce透露。
开启“大航海时代”
为什么品牌出海,物流扮演关键角色?
一家出海首站选择新加坡的上海餐饮品牌负责人告诉记者,“最重要的首先是选址,但在选址之前就要考虑物流供应链,物料的及时配送是餐饮品牌的基本保证,为了保证地道风味,部分调料食材需要从原产地配送,没办法实现本地化。”在他看来,好的物流供应商意味着稳定服务、合理的价格以及良好的配送体验。像菜鸟这样的国内服务商,从文化基因上天然具有一定竞争力,中国品牌出海会优先考虑。
菜鸟给某杭州床上用品公司提供了立体的出海物流方案:在头程运输段,菜鸟提供了国内和海外港口装柜、进出口清关、目的港卡派等一站式服务,帮助品牌从老挝工厂运输至菜鸟美国仓,最终由菜鸟“一件代发”至消费者手中;针对大件商品复杂多变的体积和形状,菜鸟利用模拟装箱算法,助其最高提升15%的海运货柜装载率。为了保证时效体验,该公司也选用了菜鸟大件商品定制海外仓内,美国消费者最快可以在第二天收到从菜鸟海外仓发出的商品。
“现在中国出海品牌非常多,包括有一些知名潮玩品牌,需求多样化,既有通过B2B方式履约的海外线下门店,也需要提供海外仓和海外本地配送服务。”在熊伟看来,菜鸟在背后扮演很强的陪伴作用,利用自身的成熟基建去助推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增长。
“菜鸟的全球化业务已经占整个菜鸟的一半以上,占比还在逐渐走高。”熊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外部业务也已显著超过来自于阿里集团的业务。”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给了脱胎于阿里的菜鸟“单飞”的勇气和底气。在“2024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集团CEO万霖就曾表示:“菜鸟将继续拓展全球物流骨干网路,既服务好阿里电商,也服务好开放市场。”
“在聚焦全球化的同时,菜鸟会重点投入欧洲、东南亚等代表市场,在美国碰到了一些挑战之后,也在思考拓展像墨西哥、加拿大,巴西等市场。”熊伟表示,“物流网络全球化需要长期布局和大量投入,需要平衡短期内规模和收益的挑战,但仍然会做前置性投入,和中国出海品牌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