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峰飞、亿航纷纷抢滩 低空物流市场现千亿空间

2025-08-16 06:01:00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近期,我国长线低空物流领域捷报频传。 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完成珠海至广州的城际往返货运飞行,阳江海陵岛至珠

近期,我国长线低空物流领域捷报频传。

大湾区首条超长无人机物流航线开通、完成珠海至广州的城际往返货运飞行,阳江海陵岛至珠海海泉湾的跨海长距离低空物流线完成验证飞行,国产吨级eVTOL(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实现海上物资运输突破。

对此,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跨海、城际等复杂场景低空物流航线的成功运行,有效证明了中长线无人机物流在时效性、可靠性方面的优势,将加速资本和产业链资源向该领域聚集,推动行业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运营转变。

峰飞航空方面人士亦对记者表示,中长线低空无人驾驶物流在效率上较地面交通有明显提升,在紧急物资运输、高附加值产品运输等场景价值凸显。以峰飞凯瑞鸥为例,其已获航空器适航认证的“三证”(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单机适航证),在合规前提下完成的长距离飞行,无论载重、航程还是实际海上应用场景,都是行业重要的里程碑。

低空物流长距离飞行上演“接力赛”

8月3日,峰飞航空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凯瑞鸥”首次实现远海石油平台物资运输飞行。它从深圳陆地起降点起飞,装载新鲜水果和紧急药品等物资,经过58分钟跨海域飞行,降落在距离深圳海岸线150公里的海上油气平台。

而在8月1日,珠海市低空产业投资运营有限公司与中山福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了阳江海陵岛至珠海海泉湾的长距离跨海低空物流线验证飞行。此次试飞采用福昆E40H大型物流无人机,载着从海陵岛海域捕捞上岸的18公斤海鲜,实现了150公里的跨海点对点运输。

时间再往前推,7月30日,在“2025万山群岛低空综合应用大会”上,亿航智能VT20系列物流eVTOL航空器搭载海鲜成功完成珠海至广州的城际往返货运飞行,这是大湾区首条超长线无人机物流航线,单程飞行距离83公里,时间约55分钟,为城际生鲜及其他物资的快速运输提供了范例。

短短数日内,大湾区多项长线物流飞行任务成功完成。

根据《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广东计划到2026年建成3000亿元规模的低空经济产业集群,重点推进无人机物流网络建设。目前,大湾区已划设84个低空空域和70条航线,2025年新增空域数量同比增长43%,为无人机规模化运营提供空域保障。

事实上,记者留意到,今年年初榆林到西安的无人机城际物流航线飞行便为长距离物流提供了范例。

2025年2月,一架满载新鲜榆林羊肉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从榆阳马合通用机场起飞,经过2小时47分、540公里的飞行后精准抵达西安蓝田通用机场。这是我国首条大型无人机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的空白。由于生鲜产品对运输时间和保鲜条件要求很高,该航线的成功运营,体现了大型无人机在生鲜运输领域的潜力,能够更好地保障生鲜产品的品质,为消费者带来更新鲜的商品。

谈及今年中长距离无人机飞行接连取得突破,多位专业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突破并非偶然,是技术迭代、政策护航与生态协同共同作用的结果。

上述峰飞航空方面人士亦对记者表示:一是技术实现突破,航空器在研发、适航及许可获取上取得重大进展,比如,今年7月,峰飞航空V2000CG凯瑞鸥取得适航认证,适用航程约200公里,搭载重量提升,且电池密度、安全可靠性等方面均有提升;二是政策推动,低空生态构建需上下游企业及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去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多地出台条例及地方法规,形成共识与合力,为飞行及应用提供支撑。

亿航智能物流业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亿航智能与合作伙伴一直致力于推进万山群岛低空经济无人驾驶航空器项目,共同打造低空经济“唐家港模式”。此前珠海唐家港到珠海桂山岛的物流配送航线已实现常态化飞行,运输时间相较传统货运时间节省约80%。目前,VT20系列已在万山群岛累计安全运行1年,逐步形成覆盖整个万山群岛的“陆岛—岛际”无人机物流网络体系。

基础设施与监管体系需完善

从整个无人机物流市场来看,主要参与者被行业报告普遍分为长途运输公司和末端配送企业两类。末端配送企业以顺丰、京东、美团等快递、外卖企业为主,专注于“最后一公里”的末端配送。目前,这一领域是商业化落地最广泛、最活跃的部分。例如,美团在深圳福田区中心公园、北京八达岭等地开通的常态化无人机配送航线,这些都让末端配送更加便捷高效,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而长途运输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支线物流运输和干线物流运输,支线物流聚焦100—1000公里的城际/跨区域运输,使用固定翼、复合翼或eVTOL,服务于生鲜冷链、医疗应急、海岛补给、高值工业件等时效与可达性要求高的场景,被业内视为中长距离无人机货运更现实且发展更快的方向。相比之下,超1000公里的干线物流仍处早期研发阶段。

这一点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的数据也可以得到验证。该航空物流分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城市开通低空物流航线主要以末端航线为主,城市内航线占比达到新开航线总量的90%,跨省、市航线仅占10%。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个城市共开通了20多条快递、外卖运输航线,用于快递末端配送以及运输零售、餐饮、医疗物品等即时消费商品,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行业普遍认为,末端配送商业化最成熟,而支线运输是现阶段中长距离发展的更现实方向。北京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记者分析,一方面是技术与成本的原因,末端物流无人机生产技术要求更低,而干线、支线无人机投资规模更大,需求量较小。另一方面还是空域管理、法规限制等问题。

亿航智能物流业务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城际无人机物流尚处起步期,还需在基础设施与监管体系两端同步完善。基础设施层面,起降场、充电及仓储等配套设施虽已布点,但规模与密度仍难匹配大规模运营需求。监管体系层面,长距离运输涉及跨域协同、航空器与货物安全、环境影响等多重环节,急需企业与主管部门共建统一、科学的安全标准与监管框架,确保运行安全可靠。伴随生态持续优化,低空物流市场有望释放更广阔空间。

峰飞航空相关人士近日回应城际无人机物流大规模商业化问题时表示,当前空域与航线审批流程虽然需要一定时间,但因涉及安全这些综合考量,并非实质性障碍。该人士指出,无人机物流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与地面交通的市场竞争,在地面交通发达且成本低廉的地区,无人机可以通过紧急场景的时效性或特定产品运输,凸显其社会价值与独特意义。该人士认为,低空物流需先打造典型应用场景再逐步推广。未来,随着航空器运营费用下降、基础设施完善及网络化发展,其成本将逐步降低,竞争力提升后有望拓展更多应用场景。

峰飞航空相关人士称,此次飞行是常态化商业运营的开端,相关工作预计到今年下半年就会根据具体航线规划情况开展起来。

亿航智能物流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暂无可公开的常态化商业运营具体时间表,但将携手合作伙伴,逐步推动珠海—广州城际物流航线实现常态化飞行,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物流网络的建设。

萨摩耶云科技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建议,政策层面还需要重点构建几个支撑,建立分级分类的空域使用规范,完善适航审定和运行标准体系,制定跨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建议采用“监管沙盒”模式,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些先行区开展制度创新试点,通过动态风险评估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平衡。同时,需加快建立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UTM系统,为规模化运营提供技术监管支撑。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