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多光谱AI龙头”海清智元赴港上市 扭亏后如何巩固市场地位?

2025-08-16 05:00:00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多光谱AI龙头”——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清智元”)正在启动港股IPO进程。港交所官网显示,8月6

“多光谱AI龙头”——深圳海清智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清智元”)正在启动港股IPO进程。港交所官网显示,8月6日,海清智元向港交所首次呈交了IPO(首次公开募股)申请文件(以下简称“申请文件”)。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海清智元赴港上市前,公司已经获得多轮融资。2025年7月,海清智元通过D轮融资获得了上海值得九号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5000万元投资,后者认购公司约12.13万股份。

谈及公司赴港上市原因,海清智元有关人士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申请赴港上市,是基于支持业务持续增长和战略扩张,并满足未来运营资金需求的深思熟虑。尽管公司致力于通过提升盈利能力来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但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科技公司,公司认识到外部融资的重要性。公司正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大模型和AI芯片等前沿领域的开发上,对资金的需求是必然的。

首次扭亏为盈

海清智元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多光谱AI技术企业。依托在多光谱感知与AI算法领域的自研技术,公司提供能够探测人眼可见及不可见的物理信息的产品及服务,该等产品及服务包括多光谱AI模块、多光谱AI感知终端以及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海清智元凭借多年多光谱AI行业的技术积淀,已构建全方位“光感图算”技术架构,包括三大核心技术:多光谱感算一体、轻量级端侧AI计算及多光谱AI大模型平台。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海清智元2024年在国内多光谱AI企业中排名第一(市占率3.5%),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排名第一(11.8%),多光谱AI模组排名第三(6.6%)。2024年行业前五市占率仅10.9%,行业集中度较低,竞争分散且激烈。

该公司董事会认为,在当前业务扩张的关键阶段,以及对未来研发投入的持续承诺下,公司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确实较大,赴港上市将为海清智元提供更广阔的融资平台,确保公司在高速发展期拥有充足的资源,以实现长期战略目标。

2024年,海清智元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申请文件显示,2024年,海清智元营收同比增长347%,净利也实现扭亏为盈。对于营收增长和净利润扭亏,海清智元方面表示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主要归因于市场对安全相关产品的强劲需求,加上公司成功拓展新客户并获得大量订单;第二,多光谱AI大模型服务于2024财年首次推出并贡献了人民币约1.14亿元收入,这项服务具有高达49.5%的毛利率,显著提升了公司整体毛利率至18.8%;第三,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符合并应用了研发加计扣除政策,有效降低了税项负担,使得2024年实际税率仅为4.8%,低于15%的优惠所得税率。

客户与供应集中度双高

记者注意到,海清智元在2024年实现扭亏,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供应商和客户高度集中的状况有关。

济安研究院研究员万力表示,在企业成长早期,有限的资源往往需要集中配置在确定性强的客户与供应商上。对于海清智元而言,这种集中配置既能快速提升出货量,也有助于通过核心客户带动品牌背书。

“从融资进度和产品更新节奏来看,公司尚处于‘业务爬坡期+产品验证期’的交汇阶段。这一时期维系关键客户与供应链稳定性优先于结构多元化。因此,集中其实是一种阶段性策略选择。”万力说。

根据申请文件,2025年前三月,海清智元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64.8%,供应商采购占比89.3%。

在申请文件中,海清智元也针对此问题进行风险提示:“我们的运营可能因集中于少数主要供应商而受到影响,倘若主要供应商出现任何流失,或供应中断,我们的业务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海清智元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海清智元每年的五大客户重叠不多,尤其2024年的五大客户均非2022年及2023年的五大客户,且都是2022年及之后才开始有业务往来。2025年首三个月的五大客户中有四个是2024年才开始业务往来。此外,公司正在积极通过各种策略,强化收入结构的多元化,降低单一客户风险。

万力表示,这种“双高集中度”结构,是许多处于成长期的科技型制造企业在发展早期常见的特征。就海清智元看,它主要反映了三个方面的经营逻辑与行业结构因素。

第一,上游高度专用化,决定了采购端的集中结构;第二,下游为大客户主导型市场,收入集中由客户结构所致,海清智元的客户多集中于AI硬件整机厂商、大型系统集成商、安防与工业视觉头部企业;第三,企业仍处于“集中资源打市场”的阶段。

存货数据异常

值得注意的是,海清智元还存在存货金额较高、存货周转天数延长等问题。

申请文件显示,报告期内,海清智元的存货金额分别为4590万元、5600万元、3160万元及2.066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存货金额激增555%。

同时,报告期内,海清智元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20天、201天、44天及206天。

对此,海清智元在申请文件中表示:“我们可能无法有效管理我们的存货水平,或在我们的运营中识别任何存货过度积压或库存不足的问题,我们亦可能会误判市场需求。”

对于存货金额较高以及存货周转天数增多的问题,海清智元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智能硬件行业普遍存在“前备后销”特征,同时公司的经营业绩受季节性波动影响。于往年记录期间,公司通常于下半年录得较高的收入及销售成本,主要是由于客户的年度预算及采购周期,以及第一季度的假期所带来的影响。

“存货波动具有季节性特征,季度数据并不一定反映公司的全年存货金额及周转天数的趋势。”该人士同时对存货周转天数的延长指出,这表明公司在为预期中的大规模销售订单做充足准备。随着这些存货在后续季度转化为销售,周转效率将逐步恢复并提升。

“存货激增的原因是公司为IPO募资后的产能扩张提前备货。”星图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张思远指出,存货周转天数增加主要是因为存货的增加。此前已有的存货尚未及时消化,新增存货的速度又远远快于营收的增速,导致库存积压。

万力指出,对海清智元而言,2025年一季度周转天数达到206天,较上季度增长近5倍,说明库存的消化速度大幅放缓。这种变化,通常不只是销售节奏的问题,而是产销组织模式、市场节奏预判、产品结构转换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万力向记者表示,第一,库存增长显著快于销售兑现,周转周期因此被显著拉长。第二,新产品体系尚未实现稳定的销售节奏。从制造业经验来看,产品切换往往伴随一段时间的“库存过渡期”,旧产品在逐步退出市场,新产品尚处于市场教育和客户试用阶段,销售兑现存在时间滞后。这一阶段的库存更多表现为“战略性库存”而非“应销库存”,周转周期自然较长。第三,部分库存处于待交付或未被激活状态。多光谱AI模组属于系统级集成产品,其交付过程通常包括定制、适配、测试等流程。存货中可能已有部分是面向既有订单的“待执行库存”,但尚未完成交付确权,无法结转为收入。第四,供应链库存冗余带来消化压力。公司此前采取的“提前备货”策略,一方面保障了供应链稳定,另一方面也将大量原材料和半成品堆积在库存中。由于上游采购集中度较高,海清智元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多批次集中采购。

“此类原材料库存需要通过多个生产周期才能逐步转化为收入,因此在短期内拉高了账面存货总量,也直接拉长了整体周转时间。”万力补充道。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