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创近十个半月新高。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一度升破7.10关口,为去年11月以来首次。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高,主要是美联储9月降息迫近,且市场对年底前美联储还可能有进一步较大幅度降息的预期升温,美元指数出现显著下行。这给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货币带来较强的被动升值动能。
另外,近期国内股市保持强势,外资加速流入。这在带动结汇需求增加的同时,也在改善汇市情绪。最后,近期人民币中间价继续在偏强方向调控。
美联储或将开启新一轮降息周期
美联储重启降息在即,市场正在静候本周的美联储议息决议。由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现走强趋势。目前市场的分歧主要在于美联储降息的幅度。
南华期货宏观外汇创新分析师周骥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随着市场对本周美联储议息会议可能的降息举措提前布局,欧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强,这一走势反映出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路径的分化态势。考虑到市场已充分消化本周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且对年内累计降息近3次的路径形成定价。在此背景下,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9月会议上强调未来利率决策将依托于经济数据动态调整,或对近期劳动力市场呈现的走弱态势采取淡化态度,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元空头情绪。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美国劳动力市场无明显改善的背景下,美指反弹空间或有限。
从技术分析维度观察,美元指数已显现出下行破位的风险特征。从市场情况来看,市场仍以降息交易为主,但进一步发酵的空间相对有限,更多的或是从交易强预期切换至交易现实。
王青认为,伴随美联储恢复降息,以及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冲击逐步显现,美元指数还将承受一定下行压力,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主要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价易涨难跌。不过,上半年美元跌幅较大,市场对包括美联储降息等在内的各类美元利空因素已有所消化,加之当前欧洲、日本经济走势疲弱,后期美元会有较强的抗跌韧性,要重点关注美联储降息落地后的美元走势,短期人民币仍会处于偏强运行状态。
人民币汇率有望实现“三价合一”
近期人民币在中间价引导和政策信号支持下企稳偏强,若美联储明确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将有望测试7的整数关口。整体来看,近期人民币汇率大概率维持稳中偏强的区间运行。
在王青看来,四季度外部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会逐步显现,而逆周期调节政策适时加力将确保国内经济运行基本稳定。这方面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将为人民币汇率提供重要的内在支撑。因此接下来人民币汇率仍将以稳为主,保持与美元反向波动、波幅较小的运行格局,快速单边升值或大幅贬值的风险都不大。
东吴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指出,过去的一个季度,外汇市场押注人民币“补涨”,当前外汇市场进入预期兑现阶段,汇率政策管理仍然遵循“底线思维”,既要防范一致性贬值预期,又要防范一致性升值预期,如果结汇资金形成“羊群效应”,汇率管理政策或将适时进行逆周期调节,展望未来的汇率走势,中间价仍是重要的观测变量,预计即期汇率与中间价或在7.10点位实现“三价合一”。
另外,银行代客结售汇顺差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外资明显增持人民币资产,在美元指数维持结构性弱势、人民币短期升值预期升温的背景下,预计2025年四季度结汇资金或迎来集中释放。这些情况将进一步改善国内外汇市场供求关系,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动力。
周骥指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方面,后续需重点关注人民币中间价所释放的政策引导信号。短期预计其延续偏弱震荡态势,波动中枢或将逐步向中间价收敛,在7.10附近形成中间价、即期汇率与市场预期趋于一致的“三价合一”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