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以来,A股市场呈现出“急跌、反弹”的震荡格局。
9月9日A股出现回调,而9月10日则有所反弹,科技股成为主要影响因素,被市场称为“易中天”的三只CPO(共封装光学)概念股也出现反弹。
尽管多数指数收红,但仅有2442只个股上涨,当日成交额也缩至2万亿元。
受访人士认为,由于整体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今日反弹力度较为有限。板块分化明显,反映出资金的重新配置与博弈。当前,科技股存在交易拥挤、估值高企的问题,投资者需警惕资金抱团松动可能引发的波动。不过,市场不会出现系统性大幅回调再微涨的行情,而是正在为下一轮大幅上涨做准备。
科技股有所反弹
今日,沪指收涨0.13%报3812.22点,创业板指收涨1.27%报2904.27点,深证成指微红。科创50涨逾1%,沪深300、上证50微红,北证50微跌。
交投氛围略有降温,投资者态度更趋谨慎,日成交额缩至2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减少超过1500亿元。不过,截至9月9日,沪深京两融余额增至2.32万亿元。
个股收跌居多。具体来看,共计2442只个股收涨,涨停股63只;2769只个股收跌,跌停股5只。
近期A股市场呈现出“急跌、反弹、继续回调、小幅反弹”的行情表现。如何理解这种波动较为频繁的走势?
明泽投资基金经理胡墨晗分析称,当前市场的反弹行情主要源于前期调整后的技术性反弹需求,同时资金也在进行高低切换,逐步从估值偏高的板块流向产业趋势明确、估值相对合理的领域。
黑崎资本首席战略官陈兴表示,近期市场表现显示出前期大涨之后,获利盘的谨慎情绪以及市场的精准调控。他判断,市场不会出现系统性大幅回调再微涨的行情,而是正在为下一轮大幅上涨做准备。
“今日A股出现小幅反弹,但板块表现分化,这主要源于市场短期情绪修复与资金调仓的共同作用。”排排网财富研究员隋东指出,昨日市场大幅调整后,部分资金选择低位布局,但由于整体市场信心尚未完全恢复,反弹力度较为有限。与此同时,板块间的走势差异也反映出资金在不同行业之间的重新配置与博弈。
“持续上涨后,市场需要消化前期涨幅。市场急跌后又显著反弹,这也体现了在牛市行情中,回调并不会引起恐慌,资金趁回调买入的行为较为明显。”中海外钜融资产认为,在结构上,前期引领市场的芯片半导体有所降温,而传统优势行业中的锂电板块接棒上涨,尤其是更具成长性的固态电池板块表现突出。该机构仍看好股市的中长期向好趋势,在牛市行情中,操作思路整体保持积极。短期来看,市场可能通过整体震荡以及板块切换来整固前期走势。
当下如何持仓布局
在当前行情震荡下,科技股仍是市场的主力,也影响着市场情绪。投资者该如何进行持仓布局呢?
“本轮调整主要源于科技板块前期涨幅较大,交易结构拥挤,部分资金选择获利了结,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力。与此同时,低估值及具备政策预期的地产链和避险资产,如黄金板块表现抗跌,显示资金正在进行高低切换,寻求更安全的资产锚点。此外,近期政策端处于真空期,海外市场波动及汇率变化也对A股风险偏好产生抑制。”金信基金分析道,短期来看,市场或进入震荡整固阶段,以消化科技股的高估值和浮筹压力。尽管市场出现短期震荡和风格轮动,但整体交投活跃度仍然较高。在操作策略上,建议投资者更加注重持仓的性价比和业绩确定性,可趁市场回调布局有产业政策支持及景气度向上的细分领域,避免盲目追逐热点。
“当下应注重持仓布局的合理性和风险控制。”陈兴文表示,科技股作为市场热点,虽有反弹,但幅度有限,这反映出市场对其短期泡沫的担忧。投资者需正视科技股面临的短期泡沫问题,避免盲目追高。长期持有优质科技股,可有效平滑短期波动,充分享受科技行业成长带来的红利。
对于后市,隋东预计A股短期内仍将延续震荡回调格局。市场在前期连续上涨后积累了一定获利了结压力,叠加10日均线等技术阻力,资金观望情绪浓厚。不过,从中长期来看,A股向好的基础并未改变,持续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低。当前科技股存在交易拥挤、估值高企的问题,需警惕资金抱团松动可能引发的波动。
“后市指数出现单边连续大跌的可能性较低,投资者无需对阶段性调整过度担忧。预计板块分化仍将延续。”胡墨晗认为,当前的震荡格局有利于消化前期获利盘与估值压力,并为后续上涨蓄积动能。中长期来看,市场螺旋式上行趋势并未改变,中国股市仍具备健康且可持续的上升动力,政策预期偏暖与流动性整体平稳将继续构成支撑。预计市场将在调整过程中逐步寻求新的平衡。特别是仍持有科技股的投资者,需高度重视部分科技股估值过高的风险。建议对科技股持仓进行细致甄别,剔除缺乏基本面支撑、纯粹依赖概念炒作的个股,保留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成长性的优质标的,规避潜在风险。同时,考虑适当分散配置,未来港股有望迎来反弹,A股行情亦有望扩散,中盘股、低位蓝筹股及周期股同样可能存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