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肌活和米蓓尔的团队都是100多人,现在只剩下10多个人了。”一位华熙生物(688363.SH)的离职员工表示,目前裁员可谈赔偿,基本上是“n+1”。对此,南都湾财社联系华熙生物采访,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应。
上述裁员消息的背后,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早在2024年,公司员工规模就缩减了200多人;此外,华熙生物护肤板块的营收规模近年来持续大跌,夸迪、润百颜等原本10亿级的护肤品牌在近期财报中已不再披露具体数据。
不仅如此,公司今年上半年业绩持续下滑。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2.61亿元,同比下降19.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1亿元,同比下降35.3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45%。
业绩急转直下,员工规模缩减
大刀阔斧改革,不少高管离去
这不是华熙生物首次传出员工规模缩减,早在2024年,公司员工规模就已缩减200多人。据公司年报,截至2024年末,华熙生物在职员工人数合计4444人,相较于2023年末的4655人减少了211人。
也是在2024年,公司业绩规模大幅缩减。财务数据显示,熙生物2024年实现营收53.71亿元,同比下滑11.61%,同期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0.59%,扣非后净利润为1.07亿元,同比暴跌78.13%。对比华熙生物巅峰期的净利润来看,当前2024年的净利润甚至不及2022年的1/5。
在业绩规模缩减背景下,华熙生物也同步开启了“刮骨疗毒”式的改革。今年3月初,华熙生物董事长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表示:目前华熙生物依然没有走出危机,这种危机并不是因为业绩的下滑,危机在于现有组织的熵增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允许的速度,已经到了必须出重手整顿的时候。
赵燕在总裁办公会上指出:鉴于企业管理之前的宽松风气,内部滋生了非常多的问题,今年公司开始刮骨疗毒,对于历史问题我们绝不姑息放纵,所有贪腐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必须在3月31日前限时交代问题、提交辞呈。如超过时间未主动交代的,将移交司法部门,不做内部处理。
在这场浩浩荡荡的改革中,华熙生物不少高管也离开了。公司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三位高管刘爱华、徐桂欣、栾依峥离任副总经理一职。在离任的高管中,刘爱华、徐桂欣都是华熙系20余年的“老将”,栾依峥也在华熙工作5年有余。
护肤板块营收严重缩水
昔日大单品被“隐去”
公司净利润、扣非后净利润为何断崖式下跌?华熙生物在年报中表示:“报告期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计提大额资产减值准备以及收到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同比减少所致。”
华熙生物所述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则此前的“功能性护肤业务”,是公司营收的大头,旗下品牌包括“夸迪”“润百颜”“米蓓尔”“BM肌活”以及“润月雅”等,涵盖次抛精华、膏霜水乳、面膜、手膜、喷雾等产品。
巅峰时期,华熙生物“功能性护肤业务”年度营收超46亿元,公司也为“润百颜”“夸迪”等10亿级品牌带来的高增业绩而倍感骄傲。但到了2023年,对应板块营收呈下滑态势,到了2024年对应营收规模又进一步收缩,公司直接隐去了“夸迪”“润百颜”等品牌的具体营收。
隐藏“夸迪”“润百颜”等品牌的具体营收背后,对应板块业绩表现确实不如意。年报数据显示,公司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2024年实现收入25.69亿元,同比下降31.62%,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7.92%。
今年上半年,华熙生物护肤板块的营收规模持续收缩。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实现收入9.12亿元,同比下降33.97%,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40.36%。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华熙生物,近年来,不少功效性护肤赛道企业的业绩规模确实处于收缩态势。行业来看,今年上半年薇诺娜等品牌的业绩规模都在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