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投资币>

正文

存续规模超30万亿元—— 银行理财需适应多元投资需求

2025-08-28 07:01:00来源: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居民偏爱的前五位投资方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在消费、储蓄和投资意愿方面,居民偏爱的前五位投资方式依次为“银行非保本理财”“基金信托产品”“股票”“债券”和“非消费型保险”,选择这五种投资方式的居民占比分别为34.8%、24.7%、16.3%、15.3%和9.8%。

银行非保本理财是指银行不承诺保障本金和收益,实际收益由投资项目表现决定的理财产品。普益标准研究员张翘楚认为,这类产品受到投资者青睐,主要在于收益潜力相对更高,有机会更好地实现财富增值,同时投资策略能随市场变化调整,更具灵活性。此外,其投资范围广泛,涵盖多种资产,投资者可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丰富了投资渠道。从市场层面看,银行非保本理财顺应了投资者对多样化收益的追求,满足了不同投资偏好人群的需求。对银行而言,这类产品能降低自身风险压力,提升资金运作灵活性,也符合监管对资管业务的导向。

按照资管新规要求,银行理财作为资产管理类产品,本身均为非保本产品,与其他资管产品相比又相对稳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今年以来,受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居民存款向理财市场转移、银行理财公司积极创新产品服务客户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规模持续稳定增长。

从规模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0.67万亿元,较去年年末规模增长约0.7万亿元,行业吸引力持续增强。张翘楚认为,银行理财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持续发力,在绿色金融、区域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布局方向不断深化,既响应国家政策目标,也实现了行业发展与实体经济需求的良性互动。

不过,从《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披露的理财产品类型结构看,截至今年6月末,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为29.81万亿元,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比例达97.20%;而混合类产品、权益类产品和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的存续规模相对较小。

在宏观经济持续向好的背景下,银行理财应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策略,满足居民家庭理财投资多元需求。娄飞鹏建议,在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银行理财有必要适当发展权益类理财产品,丰富产品类型更好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投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为权益市场发展提供长期耐心资本。在此过程中,银行理财需要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创新权益类或挂钩权益类理财产品。

“受年内权益市场回暖的正向驱动,以‘固收+权益’为代表的含权类理财产品,也呈现出持续丰富的发展态势,相关产品的研发与供给力度也有所加大。”张翘楚认为,发展权益类理财可优先立足市场整体风险偏好,以“固收+权益”类和低含权混合类产品作为扩张重点,以中高含权混合类和权益类产品为辅,循序渐进推进,同时细化产品层次,开发红利、科技等主题产品。在投资方式上,被动投资仍是重点发展方向,还可利用定增、打新基金等灵活载体拓展投资空间。

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行业打破刚性兑付,理财机构要尽快完善权益类产品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专家建议,在信息披露方面,需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募集期明确产品类型、投资范围、业绩比较基准等,清晰呈现产品中各类资产的构成情况等,让投资者直观了解产品特性。在风险提示方面,需明确告知投资者权益类产品风险特征,在销售各环节通过合同、销售人员讲解等多途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充分揭示风险,避免误导销售,确保投资者对风险有清晰认知。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