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下午,疫苗企业欧林生物(688319.SH,股价29.28元,市值118.86亿元)发布半年报。相较于营收净利大幅下滑的同业企业,欧林生物上半年实现扭亏,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吸附破伤风疫苗销量增长以及研发费用下降。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公司对单一产品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多款在研细菌类疫苗仍然处在临床研究阶段。其中,金葡菌疫苗在报告期内完成了III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
报告期内,欧林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增长35.17%,实现归母净利润1319.69万元,较上年同期的-3071.92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72.36万元,亦成功扭亏。
吸附破伤风疫苗是欧林生物目前的核心主要产品。此外,公司已经上市的疫苗产品还包括Hib结合疫苗、AC结合疫苗。
但记者注意到,报告期内,欧林生物的费用化研发投入也有所下降,为5877.75万元,同比下降21.93%。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从上年同期的57.73%降至21.33%。
公司称,研发投入总额同比减少,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公司发生AC结合疫苗IV期临床试验费用以及流感疫苗技术转让费用,而本报告期未发生上述费用,造成公司费用化研发投入同比减少。以及公司充足金葡菌疫苗于报告期内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入组,未达到相关付款节点,尚未最终结算III期临床试验费用,故资本化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也大幅减少。
从业绩构成来看,欧林生物目前对吸附破伤风疫苗的依赖程度较高。
2024年,吸附破伤风疫苗单产品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同比增长15.7%,占2024年总营收比例90.99%。
2019年至2023年各期期末,公司核心产品吸附破伤风疫苗营收分别为1.3亿元、2.91亿元、3.93亿元、4.38亿元和4.63亿元,占当期公司总营收比重分别为72.57%、90.94%、80.6%、79.94%和93.32%。
对于该产品的增长空间,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到2030年,狂犬疫苗接种人群和破伤风被动免疫患者市场渗透率分别为10%和30%,但目前渗透率远不及该数字,因此市场需求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而从在研管线看,欧林生物处于关键临床阶段的主要核心产品为重组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该产品属于细菌类疫苗。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暂未有成功获批上市的金葡菌疫苗,国内仅有欧林生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根据中报披露,金葡菌疫苗在报告期内完成了III期临床试验全部受试者入组,临床开发进度领先。
除此之外,公司布局的口服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重组鲍曼不动杆菌蛋白疫苗、铜绿假单细胞菌疫苗等创新产品仍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
这意味着,公司在一定时期内还将依赖吸附破伤风疫苗等已上市产品贡献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