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险资举牌银行股步伐显著加快。据行业统计,截至8月中旬,险资已累计举牌上市公司近30次,超去年全年水平,其中7家银行股成为重点增持对象。平安人寿等头部机构频频出手,多家银行获三次举牌。有机构分析指出,高股息、稳分红的“绩优”属性,叠加H股估值折价与股息税优势,使银行股成为险资抵御利率下行、增厚长期收益的核心配置方向。机构同时展望认为,在政策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险资有望持续流入银行板块。
四家银行被三度举牌
记者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举牌上市公司股票信息披露板块发布的信息统计发现,今年以来险资已披露举牌28次,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结合公开信息看,险资举牌7家银行,其中招商银行、邮储银行、郑州银行、农业银行均被举牌三次,中信银行、杭州银行、浙商银行各被举牌一次。
平安人寿成为举牌银行股的“领头羊”之一。
8月19日,港交所网站公布信息显示,平安人寿于8月12日在场内以5.5041港元的每股平均价买入2651.5万股农业银行H股股份,合计耗资约1.46亿港元;增持完成后,其持有的农业银行H股数量增至43.29亿股,占农业银行H股总数的比例超过14%。
这并非平安人寿年内首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2025年年内,平安人寿首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发生于2月17日,彼时公告持股比例突破5%;5月,平安人寿再度举牌农业银行H股,彼时持股比例达到10%。
除农业银行,平安人寿还“扫货”邮储银行H股,年内三次举牌。8月13日,平安人寿公告称,平安资管受托平安人寿资金,投资于邮储银行H股股票,于2025年8月8日达到邮储银行H股股本的15%,根据香港市场规则,触发平安人寿举牌。此前,平安人寿分别于今年1月、5月两度举牌邮储银行H股,彼时分别达到邮储银行H股股本的5%、10%。
纵观平安人寿年内举牌“成果”,其“扫货”银行股力度强劲。记者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官网已披露的10次举牌记录梳理发现,平安人寿有8次举牌“瞄准”银行股H股,其中3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3次举牌邮储银行H股,2次举牌农业银行H股。
除平安人寿外,其他险企也频频举牌上市银行。具体来看,年内有新华保险举牌杭州银行、民生人寿举牌浙商银行H股、瑞众人寿举牌中信银行H股。
其中,民生人寿8月13日披露公告称,公司通过受托管理人民生通惠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管理的账户增持并举牌浙商银行H股。此次增持前,民生保险持有浙商银行H股2.95亿股,占该行H股总股本的4.98%;增持后,民生保险持有浙商银行H股2.96亿股,持股比例升至5%。根据港股市场规则,这一情况触发举牌。
弘康人寿也在8月举牌银行股H股。8月8日,弘康人寿公告称,其增持990万股郑州银行H股,持股比例达到该行H股股本的15%,触发举牌。此前,弘康人寿已分别于6月、7月两度举牌郑州银行H股。
分红稳定“绩优生”获青睐
险资“偏爱”银行股与其稳定分红和业绩表现有关。
农业银行今年7月发布的2024年年度A股分红派息实施公告显示,每股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红利0.1255元(含税,下同),共计派发现金红利约439.23亿元。公告显示,该行已派发2024年中期现金红利每股0.1164元,连同本次末期现金红利,2024年全年现金红利为每股人民币0.2419元,全年普通股派息总额约为人民币846.61亿元。农业银行也在此前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上市以来,我行保持较高、稳定的现金分红比率,分红率在30%以上,累计为股东创造了超过等值855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分红回报。”
业务方面,农业银行县域金融业务稳健增长,贷款存款双破新高。农业银行2025年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县域金融业务保持增长态势,县域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较上年末增加7260.95亿元,增幅7.37%;县域吸收存款140018.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45%。
“因为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有信心,我们配置了大量中国大型国有银行的权益类资产。它代表着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以及给我们的高股息回报。”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此前在2024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公司配置策略遵循久期匹配、回报匹配、产品匹配、周期匹配、政策匹配等原则。
民生人寿此次举牌的浙商银行也保持了较高的分红比例和较为稳健的业绩。公开资料显示,浙商银行是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浙商银行6月发布的分红公告显示,公司2024年全年权益分配实施方案为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56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33.61亿元,占同期归母净利润的比例为22.13%。
一季报显示,浙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71.05亿元,同比减少7.0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59.49亿元,同比增长0.61%。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浙商银行资产总额为3.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4%;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8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81%。在资产质量方面,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38%,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171.21%。
“自1月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发布以来,资金面改善预期强化,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银行板块作为稳分红、高股息、低波动的优质红利资产,将成为以险资为代表的中长期资金重点配置方向。”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张一纬说,板块内部基本面更为稳健、业绩增长确定性更高的银行受增量资金青睐度或更高。
增持节奏有望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有行业数据显示,本轮“举牌潮”中,银行股H股成为险资举牌的“主角”。业内分析指出,银行股H股因其相对A股的折价,估值折让显著、股息优势突出的特点对险资颇具“性价比”。
中金公司研报表示,看好银行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其中H股表现好于A股。“当前保险负债成本相对大部分金融资产收益率仍然较高,以银行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配置需求提升。”中金公司研报称,与公募基金相比,保险资金投资港股可免除股息税,因此H股银行相对A股银行股息更具吸引力。
另一方面,银行股兼顾高股息和低波动,也成为险资看重的优势。
长江证券研报指出,“横向比较来看银行始终保持了较高的股息率水平。”长江证券研报表示,在传统稳健红利板块的选择中,如银行及水电、高速等基础设施股,维持相对具有性价比的股息率较为重要。此外,从近两年来的EPSTTM波动来看,银行波动相较于水电和高速更低。
民生证券分析师张凯烽指出,从风格来看,“险资主要偏好低估值、高股息高分红、业绩确定性强、净利润表现较好(分红有保证)等标的。”长端利率中枢下行以及鼓励保险作为长期资金入市的背景下,险资权益标的选择也将重视“绝对收益”作为压舱石,触发举牌既体现了险资持续偏好此类股票标的,夯实绝对收益基础,也体现了通过举牌等方式应对会计准则切换给权益投资带来的波动。既有望获取长期投资收益,也有望兼顾当期利润波动。
一些机构同时展望认为,从银行业二季度经营数据来看,部分银行业绩持续改善。
光大证券研报分析指出,二季度商业银行盈利增速季环比改善,国有行盈利增速最高为1.1%,城商行提升幅度最大为2.5个百分点。剔除农商行后,其他各类机构经营绩效均有所改善,城商行改善明显。该研报进一步分析称,保险等配置力量仍有望在资金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保险、AMC等长期资金对高股息资产具有较强配置诉求,险资持续增持是前期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的重要力量。”
财信证券研报展望后市时指出,在无风险利率下行和资产荒的大背景下,当前银行板块股息率仍具有吸引力,以险资为代表的长线资金或延续流入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