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三九”,000999.SZ)公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同比微增4.99%,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降24.31%。
作为国内以中药业务为主的龙头药企,华润三九业绩增收不增利反映出近年来包括收购昆药后业务融合步入关键期、收购天士力开始进入整合期的现实。市场人士认为,如未来华润三九并购整合能取得如期效果,其市场表现将值得期待。
华润三九增收不增利
华润三九是大型国有控股医药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医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健康服务,2000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8年被纳入央企华润集团旗下,2010年公司名称由“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华润三九主营核心业务定位于CHC(消费者健康)健康消费品和处方药领域。公司处方药产品覆盖心血管与代谢、肿瘤、呼吸、神经/精神、消化等领域,拥有复方丹参滴丸、血塞通三七系列产品、养血清脑颗粒、参附注射液、华蟾素片剂及注射剂、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等药品,在医院端享有较高声誉。公司中药配方颗粒及中药饮片致力于打造“原质原味”的999中药配方颗粒和“三九本草悟”精致饮片。
业绩方面,2025年上半年,面对流感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同比降低、零售渠道阶段性调整,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下,华润三九实现营业收入148.10亿元,同比增长4.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15亿元,同比下降24.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6.98亿元,同比减少26.46%。
根据公司2025年一季报,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8.54亿元,同比减少6.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70亿元,同比减少6.87%。也就是说,今年第二季度,华润三九在实现营收增长至近80亿元的情况下,实现净利润反而减少至5亿多元。
昆药集团营收净利双降
近年来,华润三九试图通过外延式并购以实现突破。2022年5月,华润三九发布收购昆药集团28%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预案。2023年1月,华润三九完成对昆药集团的并购整合,并成为后者控股股东。截至2025年6月30日,华润三九持有昆药集团28.05%的股份。
昆药集团成立于1951年3月,2000年12月在上交所上市。昆药集团先后开发了青蒿、三七、天麻三大系列及特色中药、民族药等40多个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天然药物新产品,同时聚焦三七产业链,致力于面向慢病管理和老龄健康领域提供优质产品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
今年上半年,昆药集团出现营收净利双降。8月16日,昆药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昆药集团实现主营收入33.51亿元,同比下降11.68%;归母净利润1.98亿元,同比下降26.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下降5.57%。
在2025年半年报中,昆药集团提到,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国中成药集采扩围续约执行落地晚于预期、零售药店整合加速、医保控费政策持续等外部挑战,以及自身改革过程中,渠道重构与团队调整短期影响终端覆盖效率、新旧动能衔接存在一定时滞等影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等指标有所下滑。
天士力扣非后净利下滑
继2023年控股昆药集团后,2025年华润三九收购天士力28%股权获批,天士力也成为公司控股子公司。
自2025年3月起,天士力管理层“大换血”,“华润系”全面入主。3月28日,天士力公告,原董事长闫凯境(天士力创始人闫希军之子)、副董事长蒋晓萌、孙鹤,董事蔡金勇、周水平,独立董事张斌以及监事会主席鞠爱春、监事李江山、监事章顺楠等多名高管辞职。8月2日,天士力公告,因工作调动,李江山不再担任副总经理职务。
8月16日,天士力发布2025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天士力实现营业收入约42.88亿元,同比减少1.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75亿元,同比增加16.9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6.40亿元,同比下降12.87%。其中,上半年公司的研发费用为3.43亿元,同比下降7.40%。
近年来,华润三九的并购整合策略一直为外界所关注。根据华润三九披露,华润三九将与昆药集团、天士力相互赋能,协同发展。其中,华润三九以CHC为核心业务,争做行业头部企业;天士力以处方药为核心业务,争做中药创新药领导者和医疗端第一品牌;昆药集团以三七产品和精品国药为核心业务,争做银发健康产业引领者。
分析人士称,昆药集团正处于与华润三九商道体系融合的关键阶段,而“华润系”目前全面入主天士力时间并不长、刚进入整合期。市场人士表示,期待随着时间逐步推进,华润三九整合昆药集团、天士力等,能依次取得预期效果、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对市场表现提供坚实的业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