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等九部门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后,8月13日晚间,农业银行率先发布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客户关注问题解答。农行表示,政府相关部门将对农行发放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进行审核。政策到期后,农行省级分行结合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检查结果,及时汇总本地区符合《方案》贴息条件的贷款。2026年1月底前,一次性向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客户无需提出贴息申请。
农行收到财政部门核准并拨付的贴息资金后,对已付部分利息,及时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贴息资金至客户还款账户;对未付部分利息,在向经营主体按期收息时扣除对应贴息资金。如遇政策调整,农行将按照相关要求办理。
另外,对于2025年3月16日后发放的符合《方案》条件的贷款,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予以明确,包括贴息享受条件、贷款资金用途、贷后管理要求等内容。
链接:关注问题解答
1、本次贷款贴息的支持范围是什么?
答:根据《方案》要求,凡是同时符合如下条件的贷款,可纳入贷款贴息支持范围。一是经营主体属于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二是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审批通过并签订贷款合同,且相关贷款资金发放至经营主体。三是贷款资金合规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各领域涉及的具体支持行业范围可参考《方案》附件《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参考》。
2、经营主体具体是指什么?
答:经营主体是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在我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及非法人组织。民办非企业法人的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3、哪些贷款可以享受贴息政策?
答:按照《方案》,相关贷款包括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的固定资产贷款以及用于提升服务供给能力的流动资金贷款。
4、贷款的贴息标准是什么?
答:对于向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符合贴息条件的贷款,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贷款期限不足1年的,按照实际期限进行贴息。
5、同一笔贷款是否可以重复享受其他贴息政策?
答:同一笔贷款不得重复享受中央财政其他贴息政策;已享受地方财政相关贴息政策的,此次贴息不得超出扣除已有贴息后的实际利率水平。
6、贷款流程是什么?
答:符合《方案》条件的客户向农行提出贷款申请后,农行依规进行审批,自主决策贷款发放条件。农行将优化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匹配优惠贷款额度,提供精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对提供假资质、假材料、假担保、假交易、假用途等或通过不法中介办贷的,包括“包装贷”“职业背债人”“高评高贷”等,农行严格予以禁止。
7、贴息需要签订协议吗?
答:对于2025年3月16日后发放的符合《方案》条件的贷款,通过签订补充协议等方式予以明确,包括贴息享受条件、贷款资金用途、贷后管理要求等内容。
8、贴息流程是什么?
答:政府相关部门将对农行发放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是否符合支持范围和贴息条件进行审核。政策到期后,农行省级分行结合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检查结果,及时汇总本地区符合《方案》贴息条件的贷款。2026年1月底前,一次性向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提出贴息资金需求申请,客户无需提出贴息申请。
农行收到财政部门核准并拨付的贴息资金后,对已付部分利息,及时向经营主体返还对应贴息资金至客户还款账户;对未付部分利息,在向经营主体按期收息时扣除对应贴息资金。如遇政策调整,农行将按照相关要求办理。
9、贴息贷款使用上有哪些禁止领域?
答:贷款资金须用于开展合规经营活动、提升服务供给能力、改善消费基础设施,严禁虚报、冒领、套取、截留、挤占、挪用贷款资金,严禁将贷款资金用于房地产开发或投资、理财等套利活动。农行将严格按照政府相关部门审核检查结果申领贴息资金,确保贴息资金合规用于向符合贴息条件的经营主体兑付,严禁任何主体套取贴息资金。
10、违反贷款资金使用、贴息资金申领等政策规定的,要承担哪些后果?
答:如有关部门发现经营主体存在贷款资金使用、贴息资金申领等违反政策规定情形的,将及时追回相关贷款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并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11、本次贴息是否需要收取费用?
答:在办理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业务及贴息业务过程中,农行不会委托任何第三方(包括社会中介)办理。客户可通过农行营业网点、手机银行等官方渠道申请贷款。在办理贷款贴息业务过程中,农行不收取任何费用。为最大限度保障客户的财产和信息安全,防范不法分子以办理贷款贴息为由实施诈骗活动,请客户切勿轻信农行官方渠道以外人员的电话、短信等其他渠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