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警告称,投资者不应被贸易政策的剧烈变化所迷惑,目前的形势仍可能出现更多意外转折。
市场上周五曾因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加征50%关税而大幅下挫,然而,特朗普上周日又推迟了这一决定,市场得以强势反弹。这一剧本在过去数月中已经上演了多次。
经济学家称,市场的反弹反映的是对危机“暂时回避”的情绪,而非基本面改善。美国总统特朗普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之间一次“友好”通话,并不能保证双方关系会持续向好。
瑞银全球财富管理首席投资官Mark Haefele在报告中指出:“尽管欧盟与美国有更多时间谈判是利好消息,但股市最近的快速反弹表明,投资者可能对贸易磋商的前景过于乐观。上周初,标普500指数距历史高点不到3%,自4月8日因全球贸易战担忧而触及低点以来上涨了近20%。”
据媒体报道,欧盟委员会已要求欧洲主要企业迅速提供在美国的投资计划详情,准备以此作为谈判筹码。
政策朝令夕改,市场为何仍频繁波动?
既然特朗普政府如此频繁地回撤关税政策,那么市场为何每次都对白宫言论产生剧烈反应,甚至可能因此拖累投资组合表现?瑞银首席经济学家Paul Donovan列举了三大原因。
首先,市场做最坏打算。例如,在关税威胁实施前,企业可能会把原本供往其他市场的产品转向美国,以便提前囤货。这种为低概率事件做准备的做法虽然可能最终没有必要,但仍会带来成本。
其次,由于政策变化,风险溢价已计入市场。投资者认为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存在“传统派”与“激进派”两个阵营。当激进关税政策占上风时,市场更倾向支持传统派,而非难以预测的政策。
最后是冲击效应。关税威胁往往更加轰动,被媒体广泛报道,而政策回撤则相对平淡得多。一些投资者会对关税威胁印象更加深刻,却忽视了特朗普的退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