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早间,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上扬,盘中升破7.17关口。截至11时50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74,盘中最高触及7.1674;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16888,盘中最高触及7.16163。
同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86个基点,报7.1833。
回顾来看,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性显著增强。4月,受贸易政策影响,人民币阶段性承压走弱。进入5月后,人民币汇率又呈现快速升值态势,接连修复多道重要关口。Choice数据显示,5月至今,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涨超1.3%。
兴业研究外汇商品部高级研究员张梦表示,人民币打破5月震荡区间,盘中升破7.17,一方面受到日元与亚洲货币升值的牵引,另一方面与中间价有关。
在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同时,美元指数盘中跌破99关口,截至目前报98.781。上周美元指数下跌近2%,美国再度遭遇股债汇“三杀”。
中金公司研究部外汇组认为,上周导致美元下行的原因比较多元。第一,市场担心美国财政健康的前景,美债遭到穆迪降级以及不佳的拍卖结果助长了美国股债汇“三杀”。第二,美元对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汇率在维持了短暂的上涨后又跌回低位,这表明市场仍然遵循贸易政策威胁上升即美元资产风险上升的逻辑。第三,超长期日债收益率的上行引发了市场对于海外投资者买入日债替代美债的担忧,这也造成了日元的走强和美元的下跌。
展望后续,方正证券研报认为,未来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或将提高,人民币汇率将更充分反映外汇市场的供需变化。与此同时,在“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宏观审慎框架下,通过动态调节汇率形成机制中的篮子货币权重与波动容忍区间,有效平抑短期投机性波动对汇率稳定的冲击,从而引导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实现渐进、有序的双向波动,避免因单边预期强化引发的超调风险。
瑞银本月将美元的评级下调至“不具吸引力”,预计随着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以及对财政赤字的关注度上升,美元将再次走软。瑞银建议,可利用美元短期走强之机,将多余的美元现金分散配置到其他货币。
华泰证券称,在去美元化的大幕初启的背景下,全球尤其是亚洲资产大幅超配美元、低配本币这一实质意义上的“套利交易”势必经历结构性“再平衡”,这一过程中,人民币贬值预期或将消弭,甚至出现升值动力。
作者:陈佳怡黄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