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盘龙药业(002864.SZ)4月下旬披露2024年年报后,5月12日及20日,公司先后开展两轮年度业绩说明会。在中药行业整体表现不佳的背景下,盘龙药业以其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相对稳定的业绩,以及上市8年来保持稳步增长的利润表现,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关注。值得关注的是,在两轮说明会交流过程中,公司在研发创新层面的投入与进展,成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5月16日,公司也召开了年度股东会,由董事长谢晓林主持,全体董事、监事和董秘出席,高管列席本次会议,线上线下表决通过了2024年年报等一系列文件,为公司后续稳步发展提供支撑。
研发投入增长85%,新药研发稳步推进
3月,“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被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医药传承创新”这一表述近年来已成为中央重要文件及产业政策中的“常客”。盘龙药业作为秦药的代表,近年来紧跟政策导向,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推动着公司在中医药传承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
据公司披露,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支出占自产中成药收入5.05%,报告期内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728.14万元,增长率达到85.31%,充分体现了公司对于研发创新工作的重视程度。
传承精华,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正是秦药优势中成药,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也是陕西省名牌产品。公司指出,2024年上半年,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8.05%。而面对未来市场竞争态势,公司表示已制定了系统化应对策略,一方面持续强化循证医学研究,深化产品学术价值;另一方面优化营销网络布局,提升终端覆盖深度。
据了解,围绕盘龙七片二次开发,公司联合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近两年完成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的真实世界研究及药物经济学、质量标准提升、药效机制等一系列研究,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篇,包括SCI文章4篇,以产品临床价值筑牢市场地位。
优势中成药品种作用机制研究、工艺优化、质量标准升级以及新剂型、新适应症的开发,正是公司四大研发方向之一。更进一步,公司现已形成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抗骨增生片、腰痛片、骨筋丸胶囊、接骨续筋片、三七伤药片等风湿骨病产品的强大集群,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成为风湿骨伤领域的排头兵。
不仅“守正”,更要“创新”。聚焦风湿骨伤,慢病疼痛等优势特色领域,公司加速布局 “1+N”立体化研发矩阵,加快PLZY-001、PLJT-001、PLJT002、PLJT-003、PLJT-004等新产品的开发,形成“口服+外用”“院内+院外”“传统制剂+高端制剂”产品管线布局。据公司披露,在研管线除中药创新药外,还包括改良新药、化药3类及4类仿制药等。报告期内,公司自研1.1类中药创新药PLZY-001临床探索加速,3类化学仿制药PLJT-002、PLJT-003和4类化学仿制药PLJT-001顺利完成中试,创新研发正稳步推动。
扎实体系化创新能力,筑牢商业化实力基础
盘龙药业“守正创新”所形成的研发管线,绝非“纸面功夫”,其背后有着公司近年来建设形成的扎实的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公司董事长在年报及ESG报告致辞中提到,以创新为火,点燃产业变革的引擎,面对行业剧变,盘龙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在改革深水区选择用“硬科技”蹚出一条突围之路。
正如董事长所言,依托“四个三创新平台(三中心、三平台、三基地、三团队)”优势,盘龙药业形成了以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为根本,以西安总部研发中心为抓手,以北京研发中心为龙头的研发创新体系。2024年,公司在原有的“四个三”基础上,新获批陕西省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中药健康产品技术联合攻关研发转化与产业协同发展国际研究基地、陕西省创新药物研究中心等5个科研平台,助力公司在研发创新层面持续深耕。
其中,中医药制剂及新药研发中试基地为企业、高校、机构提供CRO、CDMO等研发服务,尤其通过中试服务,推动了多项科技成果落地转化,逐步成为各方认可的技术中心建设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据年报披露,公司还搭建起了粤港澳大湾区新药研发平台,锚定1类中药创新药,构建良性创新产品梯队,并在2024年与博济医药共同出资设立合资公司,搭建新药研发平台实施一系列中药创新药物研发项目,涵盖中药创新药、中药改良型新药(包括已上市中药的二次深度开发)及同名同方药等多个领域。
与此同时,盘龙药业还与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引进国内双一流高校硕博士研究生和医药行业高端人才充实到公司“科学家+工程师”高端产品及制剂科研队伍。
内生构建系统化科研平台,外延推动企业间与产学研合作,盘龙药业体系化创新能力正加速形成。
此外,交流中公司也指出将围绕现有产品优化营销网络布局,提升终端覆盖深度。年报披露,公司已在30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完备的营销网络,主导产品覆盖等级医院4800余家,药店7000余家,社区医院、卫生院、诊所达6000余家。与此同时,公司还在积极开发县级空白市场,并依托盘龙云康科技为平台坚定拥抱“互联网+医药”赛道,强化与电商平台合作,直接触达C端。完善的营销网络,不仅筑牢了盘龙七片细分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更为后续在研产品上市商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撑。
着眼未来,对于后续增长点,公司表示,将紧密围绕“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发展方针,以“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慢病疼痛管理专家”的发展愿景,持续扩大核心主打品种份额,推动中药饮片业绩放量,锚定“陕西第一梯队,全国第二梯队”目标加快配方颗粒市场突破,并推动潜在核心大品种的市场开发和品牌协同放量。(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