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ST新潮、紫天科技、金力泰、*ST恒立、天茂集团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定期报告,遭立案调查
5月6日晚,ST新潮、紫天科技、金力泰、*ST恒立和天茂集团发布公告称,于2025年5月6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因未按规定期限披露定期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上述五家公司立案。
ST新潮年报关键期频换会计所
两路资本却争相要约收购
因ST新潮无法在法定期限内(即2025年4月30日前)披露经审计的2024年年度报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6日起停牌。
后续,若公司在停牌2个月内仍无法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其股票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如公司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过半数董事保证真实、准确、完整的2024年年度报告,公司股票存在被上交所终止上市的风险。
ST新潮走到这一步,事实上早有端倪,此前在年报披露的关键窗口期,公司连续更换审计机构。
ST新潮最初的会计所是中兴华,后者对公司2023年内部控制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致使公司股票自2024年4月30日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25年1月28日,公司宣布,聘任中瑞诚为2024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但仅过了一个多月,3月21日公司又宣布,拟聘任立信所为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此时留给立信所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过,这一情况似乎并不妨碍资本对ST新潮的追逐,目前公司正处在浙江金帝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即“伊泰B股”)两大产业资本竞争性要约收购中,两大资本方分别拟要约收购ST新潮20%和51%的股份。而两方在发起要约时似乎也对此早有预判,均表示“要约收购不以ST新潮是否能够按期披露定期报告作为生效条件”。
ST新潮在5月1日的公告中表示,公司正按照审计要求进一步补充提供资料,将尽快催促公司客户完成回函,以便补充审计所需重要依据,争取在法定披露期限届满之日起两个月内尽早披露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或由于要约收购报价大幅溢价,ST新潮停牌前股价反而迎来一波拉升,一个多月股价上涨了50%,目前市值为218.3亿元。
金力泰、天茂集团事发突然
紫天科技、金力泰、*ST恒立、天茂集团也于2025年5月6日停牌。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定,如股票停牌后两个月内公司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股票交易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若在股票交易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之日起的两个月内仍未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深交所将终止其股票上市。
不过,对紫天科技来说,或许不需要等到上述规定生效,已经提前触发了其他退市条款。此前,因公司无法在责令改正期限内完成整改事项,公司股票已于2025年3月17日开市起停牌。根据深交所相关规则,公司无法在责令改正期限内完成整改被实施停牌,若两个月内仍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公司股票会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的,公司股票可能会被终止上市。
紫天科技于2025年2月14日收到福建证监局出具的《决定书》,因公司财务会计报告存在虚假记载,福建证监局责令公司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30日内对相关年度报告进行更正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全面审计。但公司一直未聘请具备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未向福建证监局提交整改报告。
早在2024年9月6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紫天科技已经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相关案件正在调查中。
金力泰的“逾期”则来得有点突然,此前公司还正常发布了2024年业绩快报和202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但4月23日表示预计无法按时披露定期报告。该公司称,在2024年年度报告的编制及审计过程中,因涉及年度报告中财务信息等相关重要事项未能完成核实查证程序,需与相关方进行多轮协调沟通,目前相关工作仍在推进中。
金力泰表示,目前公司正常经营,将积极推进上述定期报告的编制和审计的相关工作,加强与年报编制各相关方的工作沟通,争取尽快披露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和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对于定期报告无法及时披露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
*ST恒立则早已陷入困境,且多次提示终止上市风险,市场预期较为充分。
停牌前,紫天科技、金力泰、*ST恒立和天茂集团的市值分别是14.16亿元、20.06亿元、7.57亿元和13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