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5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4月30日,全部265家上市公司已披露2024年年报,整体经营保持稳健,超八成上市公司实现盈利,中小企业韧性凸显。行业方面,在“两新”政策的持续发力下,消费、汽车等行业企业经营企稳回升的趋势尤其明显。与此同时,作为“创新引擎”,北交所上市公司更加注重研发投入。数据显示,六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连续三年维持一定增速。
据统计,2024年,265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808.45亿元,平均实现营业收入6.82亿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其中,31家公司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超六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超四成公司连续两年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贝特瑞、一诺威、同力股份分别以142.37亿元、68.57亿元、61.45亿元的营业收入位列前三。
净利润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全年共实现净利润110.30亿元,平均实现净利润4162.18万元,225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达85%。12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42家公司连续3年净利润实现正增长,29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亿元,5家公司扭亏为盈。贝特瑞、同力股份、锦波生物分别以9.30亿元、7.93亿元、7.32亿元的净利润位列前三。
同时,伴随实体经济修复,北交所企业的投资意愿也有所增强,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北交所公司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出合计199.55亿元,同比增长8.25%。
从披露数据来看,在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经营凸显韧性。据统计,北交所中小企业占比约为八成,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47.80亿元,同比增长6.76%,营收规模实现“五连增”,其中20家公司较上市前实现营收或利润翻番,体现了较强的成长潜力。例如,算力服务公司并行科技通过持续提升算力资源运营效率,控制费用率水平,带动每单位算力服务成本降低,10余年来首次由亏转盈。受益于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锂锰电池企业德瑞锂电推进技术创新,开拓客户群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82.47%。
此外,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北交所超过85%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2024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319.25亿元,67%的民企营业收入保持增长,26家公司增长30%以上。2024年新上市公司中九成为民营企业,融资金额合计超40亿元,有效支持了企业的创新发展。
从行业层面来看,2024年,随着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容,消费等行业呈复苏态势,相关产业链公司业绩改善明显。按照申万行业分类,北交所家用电器、纺织服饰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99%、14.40%。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的背景下,工程机械行业景气度提升,相关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3.44%。此外,受一系列促汽车消费政策驱动,汽车相关行业持续向好,北交所汽车相关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8.75%。汽车零部件企业泰德股份积极拓展新客户及售后市场,净利润同比增长216.53%。
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引擎”。2024年,北交所上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金额合计超91亿元。其中,六成以上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4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亿元。上市公司平均研发强度连续3年增长,2024年研发强度达5.04%,超四成公司研发强度同比增加,41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持续投入下,不少企业创新成果频出。截至2024年末,北交所公司专利总数达2.69万项,同比增长8.64%,其中发明专利数量近7000项,同比增长21.86%。目前,已有超半数北交所上市公司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名单,10家公司获得国家级单项冠军认定,44家获得省市级单项冠军认定。
股东回报方面,北交所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新“国九条”要求,持续以真金白银回报投资者。记者获悉,2024年年报披露期间,超九成盈利公司披露分红预案,叠加中期分红,2024年共计分红金额59.68亿元,占上市公司净利润的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