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AI重塑网络安全边界 运营商探索“绝对安全”

2025-09-20 04:01:00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每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再次将网络安全带入公众视野。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办

每年一度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再次将网络安全带入公众视野。

9月15日,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开幕式在云南昆明举办,活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首次突出将技术能力向社会公众可用服务下沉。《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此次活动不仅发布了若干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成果,也开始将反诈、应急通信与基础设施韧性等议题放在平民化教育与产业协作的中心位置。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全球最大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却也开始面临严峻安全挑战:5G与AI融合使诈骗手段智能化,普通民众遭网络诈骗风险快速上升,关键基础设施攻击频次激增。赛迪顾问预测,2025 年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将接近1000亿元,但AI驱动的攻击技术正加速迭代。

在此背景下,我国三大运营商及产业链企业以公益服务筑牢防线,用技术创新破解难题,成为网络安全宣传周最鲜活的实践样本。

电信网络面临新威胁

自2023年大模型带来的浪潮席卷全球后,AI给网络安全领域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局。

在过去,网络攻击更多依赖于攻击者的技术经验和手工操作,然而现在,AI的介入使网络攻击实现了自动化与智能化的转变,甚至呈现出“武器化”的态势。这一变化导致电信网络和用户所面临的威胁从简单的“点”状攻击,升级为难以预测的“立体式”威胁。

当前,AI的快速发展让网络攻击进入了“低成本高烈度”时代。绿盟科技运营商事业部总经理汤旭指出,在2025年RSA大会创新沙盒十强企业中,有6家产品聚焦于AI赋能安全。目前,黑客借助大模型可生成与正常流量相似度99.5%的攻击请求,然而传统规则漏检率超过40%,防御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攻击成本断崖式下降,进一步加大了安全风险。”汤旭对记者表示,CSDN博客披露,租用5万台物联网僵尸设备发起8Tbps冲击仅需50元。2025年,新型HTTP/2漏洞MadeYouReset已导致多家服务器瘫痪。

与此同时,AI也让电信诈骗的社会危害进一步升级。如今的诈骗不再是简单的陌生电话骚扰,而是能够模仿个人的声音,甚至利用AI换脸以假乱真,并结合大数据分析,精准锁定老年群体、在校学生等易受骗人群,实施定向诈骗。中国移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2025年月均拦截诈骗电话2533.7万次,诈骗短信643.9万条。

AI技术激增带来的挑战,也让网络安全治理陷入 “矛与盾” 困境。

记者从三大运营商方面了解到,AI大模型潜藏多处风险。其可能会泄露在训练中的用户隐私数据,而如果被注入恶意指令,还会导致决策失准,这也让数据泄露风险升高。此外,攻击者还可以利用AI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可精准挖掘系统漏洞,进而发起大规模的数据攻击。这不仅威胁到个人隐私,还可能影响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

运营商寻求实用路线

在AI带来新挑战背景下,今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大会出现一个明显变化:三大运营商不再把重点放在抽象能力的堆叠上,而是强调“可用性”。

记者注意到,在三大运营商的展区,来电真伪提示、一键风险上报、短信风险可视化,以及与警方、金融机构的快速冻结通道等功能,频繁出现在用户场景演示中。这些功能设计的逻辑一致,是把复杂的后台防护结果直接转译为用户可执行的操作,以降低安全防护的使用门槛。

其中,针对“如何有效预警诈骗风险、守护‘一老一小’等弱势群体财产安全”等诉求,中国移动推出了全场景防诈服务“中移羲和卫士”,提供“AI技术预防+防诈保险补偿”双重保障体系。同时,中国移动展示了“内容安全卫士”“短信风险鉴别”“AI换脸与实时鉴伪”等系列防护服务。

据其负责人介绍,这些服务具有监测快阻断快、用户覆盖率高等特点,可助力用户更好地保障合法权益。此外,中国移动还面向全网用户开通来信来电免打扰业务,目前,该业务已覆盖近6亿用户,屏蔽骚扰电话和短信数量超900亿次。

在反诈技术攻防方面,中国电信展示了“星小辰” 终端智能体。据悉,该智能体诈骗识别成功率超 90%。中国电信表示,目前已在云南建成了全国首个反诈实训基地,通过模拟实战,累计培训超过6000人次,通过这些训练者的传播,进一步向社会大众普及反诈意识。

在民生服务端,中国联通研发了“安全荟” 云市场,让中小企业低成本享受高标准防护。此外,据负责人介绍,云南联通目前已联合公安部门打造了12个反诈模型,识别率超 90%,累计协助端掉上千个诈骗窝点。

当前,站在数字经济与AI技术的交汇点,我国电信安全正呈现与AI技术融合、生态共建的发展趋势,需通过多方协同实现高质量网络安全。

记者了解到,在产业核心技术层面,三大运营商目前正在推动量子通信与AI的融合落地。其中,中国电信400G量子专线等成果的推出,标志着 “绝对安全” 从理论走向实践。

同时,国产化创新也在全面推进中,包括中国联通UniYAK技术栈、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的发布,实现了电信网络安全的全链路自主可控;此外,场景化防护成为重点,低空智联网管控、车联网安全等解决方案不断成熟。赛迪顾问预测,随着《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落地,隐私计算、密态计算等技术也将进一步成熟。

“从全球趋势看,AI赋能网络安全已进入快车道。国际大厂也纷纷发力,全球都在加紧攻关AI网络安全技术。”汤旭表示。

在国家政策层面,政策生态的持续完善也为创新注入强劲动能。

2025年,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强调要攻关大模型;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明确开展大模型创新算法研究;国务院还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从量子加密到 AI 防御,从产业行动到全民共建,2025 年网络安全宣传周,展现的不仅是技术突破,也体现了 “安全为人民” 的初心。在技术创新与社会协同的双轮驱动下,我国电信安全正从被动防御走向主动守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安全感。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