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逾40家金融机构设立首席合规官 强监管下合规治理升维

2025-09-20 04:00:00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又一家银行加入设立首席合规官的行列。9月11日,瑞丰银行(601528.SH)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又一家银行加入设立首席合规官的行列。9月11日,瑞丰银行(601528.SH)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在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中新增了“首席合规官”。

瑞丰银行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华夏银行(600015.SH)、哈尔滨银行(06138.HK)等多家银行纷纷设立首席合规官或发布相关招聘信息,保险公司、理财公司等金融机构也加入这一行列。

在监管合规与现实风险双重压力之下,金融机构正系统性提升合规管理能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43家各类金融机构首席合规官任职资格获监管核准。业内专家指出,设立首席合规官不仅是满足监管规定的必要举措,更是机构从被动合规转向主动风控、从制度约束迈向文化构建的关键一步。

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

9月11日,瑞丰银行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变更经营范围”及“修订《公司章程》”两项议案,在修订后的《公司章程》条款中,该行在其他高级管理人员中新增了“首席合规官”。

从行业整体来看,今年以来,银行机构设立首席合规官的动作明显加速,且已有多家银行的相关举措获得监管层批复。其中包括华夏银行、哈尔滨银行、吉林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内蒙古农商行、海南农商行、始兴大众村镇银行等。

同时还有多家银行发布了首席合规官的招聘信息。例如今年8月,江西银行(01916.HK)发布专业人才招聘启事,其中总行首席合规官、苏州分行合规官、广州分行合规官各1人。上饶银行5月7日发布招聘信息,公开招聘首席合规官1名。

不仅在银行业,《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43家金融机构首席合规官获得监管核准,涵盖保险公司、理财公司、集团财务公司等。

2025年3月正式施行的《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其中提出“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

记者从哈尔滨银行方面了解到,自设立首席合规官以来,该行积极开展系列内控合规管理优化。包括加强内控合规体系建设;常态开展制度落实专项整治;积极做好法律支持和合规服务;提升合规监督质效,扎实组织推进全行内控合规检查及专项核查,统筹落实监管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内部追责问责精准有效,着力推进全行风险化解;强化专项风险管理,加强案件管理与警示教育,构建新反洗钱管理体系、提升反洗钱数据报送质量,规范关联交易报告、披露职责落实,组织开展业务连续性应急演练,保障重要业务持续稳定运行。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指出,金融机构尤其银行是经营货币信贷的机构,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比如银行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吸收公众存款,向企业和个人发放贷款。金融机构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合规管理要求高于一般企业。金融机构必须坚持合规经营,培育合规文化,引导员工增强合规意识,不断提升合规经营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股东、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指出,基于其在金融领域的实践经验,金融机构在引入首席合规官后,往往对公司运营及合规管理带来显著影响。以银行为例,一方面,从组织结构看,设立首席合规官标志着银行对合规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由总行直接管理,并与业务部门保持相对独立,这在以前是不常见的做法。另一方面,从认识层面看,首席合规官的设置提升了银行对合规工作的重视,合规不再仅仅是部门职责的一部分,而是由专门的高管负责,凸显了合规工作的核心地位。

大成律师事务所方面认为,合规文化建设是金融机构合规管理体系的灵魂,也是实现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的关键所在。合规文化的建设需要从高层开始,机构的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率先垂范,在决策和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合规理念,通过自己的行为向全体员工传递合规的重要性。

北京财富管理行业协会特约研究员杨海平向记者分析称,首席合规官的设立是商业银行合规管理体系升级的标志。从长期来看,首席合规官设立通过以下方面影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品牌信誉、市场竞争力:其一,开展合规文化建设,升级合规管理理念,强化“合规创造价值”“合规从高层做起”“从被动合规向主动合规转型”等理念;其二,推动合规管理与风险管理的融合与协调;其三,规范新形势下商业银行业务创新,进一步明确合规导向;其四,适应监管环境变化,大幅度压降监管处罚事件;其五,提升合规管理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升级全行合规管理能力,优化全行合规管理体系,促进业务稳健发展。

首席合规官能否成为风险“减震器”?

金融机构密集设立首席合规官的背后,不仅是监管合规的要求,也是现实风险压力的直接反映。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及派出机构共开出381张百万元涉及银行的罚单,其中,上半年最大罚单为某股份行五项违规业务被罚没6723.98万元;下半年最大罚单为某民营银行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5项业务,被罚没1387万元。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国际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派出机构共针对银行机构及从业人员开出了149张百万元以上的大额罚单。而9月以来,就有10家银行被罚,合计罚款约1.629亿元。

不仅是银行业,证券行业的监管处罚同样严厉。企业预警通依据监管公开披露统计,截至2025年6月26日,2025年上半年国内已有64家券商被监管处罚,包括对证券商及其从业人员的处罚。

大成律师事务所方面向记者提供的一个案例显示,自2024年以来,某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发生的系列违规案例成为金融监管领域的热点事件,这些案例虽然主要涉及传统的信贷业务违规,但其反映的合规管理体系缺陷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

据监管部门通报,该省多家农村信用社在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工作中严重不尽职,存在调查不实、审查不严、检查不力等问题;在关联交易管理方面,部分机构未能有效识别和管控关联方,存在向关联方违规放贷、利益输送等行为;在内控制度执行方面,许多机构虽然建立了相关制度,但执行不到位,监督检查流于形式。监管部门对涉事机构采取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不仅对机构进行了高额罚款,还对相关责任人员实施了禁业处罚,部分高管被终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这一系列案例的处罚呈现出明显的“双重处罚”特征,即机构处罚与个人禁业并重,这与《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的立法精神高度契合。

从深层次看,这一案例反映了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在合规管理方面存在的系统性问题:合规意识淡薄、合规制度不健全、合规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合规文化建设滞后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根本解决,不仅会影响机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合规官的设立有助于减少商业银行在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通过强化合规管理和内控,约束机构和个人行为,确保业务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及内部规范,从而降低违规行为带来的处罚风险。”赵锡军谈道,“虽然从外部视角可能难以直接观察到业务层面的明显变化,但长期来看,商业银行处罚减少、合规性增强将是设立首席合规官带来的正面影响。这些变化表明,商业银行通过强化内部合规管理,不仅能够提升自身运营的规范性和风险控制能力,也有利于满足监管要求,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平衡业务创新与合规管理方面,杨海平认为,当前领先实践就是由合规管理内嵌到业务创新流程之中,将懂业务的合规管理人员派驻到业务部门,深入业务和产品逻辑中,精准把握合规底线。

记者从哈尔滨银行方面了解到,该行首席合规官积极组织、监督内控合规管理部门,在新产品研发、新业务推广等环节,强化与业务部门协同联动,防范合规风险隐患。具体看,一方面是积极开展制度合规审核。监督各单位在落实法律、规则、准则要求,实施管理改革,推进业务创新时,坚持“制度先行”原则,及时建立管理制度,内控合规部在制度发布前组织进行合规审核,强化合规支持与服务工作质效,确保经营管理活动有规可依,扎牢制度防火墙。另一方面是有效开展新产品/业务洗钱风险评估。将风险控制关口前移,将合规要求从“事后风控”变为“事前和事中设计”,在新产品、新业务上线前完成洗钱风险评估工作,确保在设计开发金融产品和服务时,将反洗钱管理要求有机融入,严把风险准入关。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