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投资币>

正文

跨国药企投资逻辑生变

2025-09-16 21:00:00来源: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近日,多方消息显示,百时美施贵宝(BMS)将出售中美上海施贵宝60%股权,接手的可能是高瓴资本集团的关联公司。 根据网传

近日,多方消息显示,百时美施贵宝(BMS)将出售中美上海施贵宝60%股权,接手的可能是高瓴资本集团的关联公司。

根据网传邮件,BMS已签署协议,将所持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60%股权及数款仅在中国大陆市场制造和销售的关联产品出售给高瓴资本关联公司,包括Baraclude(博路定)、Bufferin(百服宁)、Theragran(施尔康)、Monopril(蒙诺)和Velosef(先锋霉素Ⅵ)。交易预计2026年初完成,具体金额未披露。BMS表示,此次资产剥离有助于其集中资源于核心领域,优化业务布局。

BMS剥离重大资产

资料显示,1982年,上海施贵宝由美国施贵宝公司和上药集团前身上海医药工业公司合资成立,这是中国第一家中美合资药企,比西安杨森、中美史克都要早。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国创新药的崛起,多个中美合资企业正在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此次上海施贵宝的股权交易成功,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进入中国的三家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西安杨森、中美史克都将退出历史舞台。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跨国药企可以独资运营进入中国政策的放开,合资企业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逐步退出已然成为趋势。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外资企业选择退出合资模式。

作为早期在中国市场布局的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旗下的不少药品广为老百姓熟知。比如,其带来了国内第一个“普利类”降压药卡托普利片、降糖“神药”盐酸二甲双胍片、第三代抗乙肝药物恩替卡韦片“博路定”,以及维生素片“施尔康”、感冒药“加合百服宁”等OTC药物。中美上海施贵宝也是第一个通过FDA认证,把西药制剂出口到美国的合资企业。

凭借多款重磅药品,2016年,中美上海施贵宝营业收入达到47.2亿元,销售收入和利润指标达到历史新高。 但近年来,中美上海施贵宝的业绩每况愈下,主要因为核心产品陆续集采以及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2020年的第三批集采中,卡托普利、二甲双胍仿制药的价格被打到了一分钱一片,中美上海施贵宝的原研产品没能中标。此外,其品牌药竞争面临多重压力。在百服宁、施尔康所在的OTC和保健品领域,竞争日益激烈,不仅面临国内众多药厂的竞争,其他跨国巨头的同类产品也在不断蚕食市场。

价格战之下,凭借原有的名气,上海施贵宝择机将业务卖给了高瓴。虽然其原研药过了专利期,但在中国市场上一些老品牌药物依然深受消费者认可,经过重整、压缩成本后,高瓴接手依然有赚头。

百时美施贵宝出售合资公司股权,也是其转型计划的一部分。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累计收入为234.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240.66亿美元同比下降2.48%。业绩下滑主要是由于成熟产品组合受到仿制药竞争加剧和美国医保政策调整的影响。

拜耳押注中国创新源头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BMS出售中国业务的股权及部分产品,是近年来跨国药企在华战略调整的一个典型案例。随着国内医药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跨国药企开始重新审视其在华业务布局,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聚焦核心业务等方式,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当一些企业在忙着剥离中国区业务时,也有企业在加大布局。9月8日,拜耳Co.Lab创投联盟在华成立。拜耳Co.Lab共创平台于2024年9月落地上海浦东,致力于在中国打造一个覆盖多元技术平台与前沿创新的生态集群。今年5月,该平台获得上海市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认定。

据悉,拜耳Co.Lab创投联盟首批合作方为上实资本、君联资本、IDG资本和康君资本,将帮助入驻企业连接国际领先的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加速其对接全球投融资网络。

此次在华首发的拜耳Co.Lab创投联盟瞄准的是中国及全球生物医药初创企业,该平台旨在汇聚国际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连接拜耳Co.Lab位于中国、美国、日本、德国的全球四大共创平台,并深耕本土创新生态,搭建投融资与战略合作的通道,推动本土初创企业与资本力量的更高效对接。当前,拜耳Co.Lab在中国已迎来7家初创企业加入,包括益杰立科、伊米诺康、锐正基因、凌泰氪生物和腾砥生物,以及此次最新加入的宇道生物和翱路医药。

默沙东“止步伦敦”背后

进入2025年,随着跨国药企上半年财报的公布,转型、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瘦身”成为大趋势。美国制药巨头默沙东MSD于当地时间9月10日宣布,将终止在英国的早期药物研发项目,并撤销投资10亿英镑在伦敦国王十字区贝尔格罗夫大厦建设研发中心的计划,原定2027年启用的园区将不再推进。

默沙东同时计划年底前撤出位于伦敦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实验室,此次业务调整将导致125个岗位被裁撤。公司声明称,英国政府在生命科学领域投资不足且未合理评估创新药物及疫苗价值,因此决定将相关研发业务转移至美国现有办公地点。

而继默沙东、礼来、阿斯利康之后,法国制药巨头赛诺菲也成为最新一家暂停英国研发投资决策的药企。这场风波的根源,直指英国政府与制药行业之间陷入僵局的药品定价谈判。

值得注意的是,与全球其他市场不同的是,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的核心是通过类似于支付返点方案来控制高药价(实际相当于回扣)。简单来说就是,制药企业需按销售额向政府按比例回款,“卖得越贵交得越多”。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定价机制给予了制药企业自由定价的空间,但一旦制药企业定价越来越高,其“返点”也会水涨船高,并且比例还会逐年调整。

E药经理人评价称,表面看,这是一家跨国药企的战略调整。实质上,它把英国政府与制药企业之间围绕创新药定价与支付的拉锯战,从行业内部博弈,推到了全球资本与舆论的聚光灯下。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