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新闻9月13日讯(记者朱欣悦)在娃哈哈的股权博弈中,宗馥莉走出了一步牵动全局的险棋。
9 月 13 日,蓝鲸新闻从多方信源获悉,由宗馥莉实际控制的宗胜系企业将于明年正式启用全新品牌 “娃小宗”,这意味着承载近40年国民记忆的“娃哈哈”品牌,或将在2026 年新销售年度起逐步退出宗馥莉主导的业务体系。
回溯娃哈哈的发展历程,自1987年宗庆后创办以来,这家企业凭借AD钙奶、营养快线等经典产品深入人心,成长为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如今,宗馥莉选择“另立门户”,无疑是娃哈哈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战略转折,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企业内部复杂的股权纠葛与品牌权争议。
法律风险与股权博弈的双重困境
蓝鲸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文件中显示,自娃哈哈集团创始人离世后,公司一直努力推进解决各项历史相关遗留问题,为维护“娃哈哈”品牌使用的合规性,公司决定从2026年新的销售年度起,更换使用新品牌“娃小宗”。
该文件也透露了此次品牌变动的核心原因:因复杂的历史相关问题不能在近期得到有效地解决,导致公司经营始终暴露在相关法律风险之下。因此,我们不得不做出以上的安排,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使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件的落款企业均与宗馥莉存在紧密关联,包括杭州娃哈哈宏辉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浙江娃哈哈食品饮料营销有限公司、杭州宏胜营销有限公司、拉萨宏胜营销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这些公司要么由宗馥莉担任法定代表人,要么她以主要人员身份参与经营。
对于这一变动,一位娃哈哈前高管向蓝鲸新闻记者直言,终于走到了这一步,宗馥莉正在放弃“娃哈哈”,选择自立门户。
但他同时担忧,品牌与经营主体的拆分,“将对娃哈哈的正常运营带来影响”。
公开信息显示,娃哈哈集团的股权结构由三方构成,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以下简称: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在政府方与宗馥莉的持股均无争议的背景下,持股24.6%的职工持股会,成为决定娃哈哈未来执掌权的核心变量。
2024年宗庆后去世后,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便对2018年签署的职工股权回购协议提出异议,并通过诉讼方式主张权利,进一步加剧了股权架构的不确定性。
针对职工持股会的归属问题,今年8月,娃哈哈法务方面通过书面向界面新闻回应称,目前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职工持股会)就宗馥莉女士一人;因为一些诉讼案件的存在,所以尚未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这一回应虽明确了宗馥莉对职工持股会的主张,却也侧面印证了股权争议尚未尘埃落定。
对宗馥莉而言,品牌与股权的双重制约,让“娃哈哈”商标的继续使用充满阻碍。一方面,“娃哈哈”商标的所有权归属娃哈哈集团,而非其实际控制的宏胜系。
公开资料显示,宏胜系核心企业宏胜饮料集团由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恒枫贸易有限公司100%控股,宗馥莉通过该架构实现对宏胜系的绝对控制,但宏胜系与娃哈哈集团并无直接股权关联,无权单独使用“娃哈哈”商标。
在商标权与控股权双重受限的情况下,推出新品牌“娃小宗”,成为宗馥莉绕开股权博弈、推进业务的选择。
对于宗馥莉启用新商标的原因及对未来业绩的影响,蓝鲸新闻记者将问题发给了娃哈哈方面,截至发稿并未获得回复。
新品牌挑战,900 亿品牌价值难以复制
对快消企业而言,品牌是核心护城河。据评估机构数据,2023年“娃哈哈”品牌价值已突破900亿元。
而宏胜系自今年起已逐步释放与娃哈哈“切割”的信号。
此前,安徽巢湖、贵阳、成都等地的娃哈哈昌盛饮料公司已完成更名,转为宏胜恒枫饮料公司,宗馥莉更亲自出任新公司执行董事;进入9月,更多与宏胜系相关的企业跟进更名,宗馥莉脱离娃哈哈体系、自立门户的意图愈发清晰。
然而,脱离娃哈哈品牌,宗馥莉面临的挑战远超想象,首当其冲的便是内部信心与外部渠道的双重承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娃哈哈员工表示,目前公司生产经营虽保持正常,但对于新品牌启用后的影响,“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一位娃哈哈前高管直言,过去经销商跟着宗老板干,宗庆后离世后,大家认的是娃哈哈这个品牌;若品牌更换,“恐怕没有再继续合作的意愿”。
这一观点被认为代表了多数经销商的心态,失去娃哈哈的背书,新品牌“娃小宗”难以快速建立渠道信任。
中国消费品渠道管理专家、娃哈哈集团前分公司总经理李临春更是指出,宗馥莉的决策已将股东、经销商、员工、亲属推向对立面。
品牌切割的紧迫性,也与娃哈哈近期的业绩压力形成呼应。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4年娃哈哈业绩规模预计回升至700亿元区间,较2023年大幅增长约200亿元。不过,这一增长被认为与宗庆后去世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市场关注度提升有关,属于短期效应。
进入2025年,市场环境的压力逐渐显现。
一份由娃哈哈员工提供的内部文件显示,公司已对8月业绩出现负增长的492家客户下函警示,52家因严重违反联销体协议被启动考核淘汰。具体内容包括,8月单月负增长客户353家;连续两个月负增长的客户137家,其中117家7-8月连续负增长幅度超过30%。
这进一步加剧了市场对娃哈哈未来发展的担忧。
有员工向蓝鲸新闻记者坦言,八月传统旺季按道理来说销售最轻松的一个月,娃哈哈销售业绩居然大幅度下滑,太不可思议了。
对于宗馥莉而言,推出“娃小宗”既是绕开股权与商标困境的无奈之举,也是一场关乎企业生存的豪赌。如何在失去“娃哈哈”900亿品牌价值加持的情况下,赢得经销商信任、重建消费者认知,是其接下来必须破解的难题。而娃哈哈集团的未来走向,也将随着股权争议的司法判决、新品牌的市场表现,进入更不确定的阶段。
此外,也有消息称,有消息称法院或于下周公布新进展,这一判决或将直接影响娃哈哈的股权架构与控制权归属。蓝鲸新闻亦将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