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做强上海主场优势 数字化转型再突破——交通银行2025年中报彰显高质量发展底色

2025-09-04 04:00:0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交通银行凭借着强大的经营韧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主要经营指标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提质

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交通银行凭借着强大的经营韧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期“答卷”,主要经营指标延续了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0.77%、1.61%。在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的同时,该行资产规模也在稳步增长。截至6月末,集团资产总额达到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9%,不良贷款率较年初进一步压降0.03个百分点至1.28%,资产质量持续夯实。

在日前召开的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交通银行管理层宣布将延续中期分红政策,拟每股分配现金股利0.1563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138.11亿元,占2025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这是交行连续第二年开展中期分红,也是该行连续第十四年分红比例保持在30%以上。

稳健经营与长期回报并重的背后,是交通银行扎根本源、专注主业、数字赋能、价值共享的长期价值创造逻辑。作为唯一总部在沪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该行以上海主场建设、数字化新交行建设作为两大战略突破口,打造鲜明的业务特色,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信贷资源向重点领域倾斜

规模体量稳步扩增的同时,交通银行的资产结构也不断得以优化。截至6月末,该行客户贷款余额达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4434亿元,增幅5.18%。据悉,该行上半年贷款投放进度已超过全年计划目标的60%。

从贷款投向来看,交通银行以金融“五篇大文章”为抓手,精准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科技贷款、普惠小微贷款、养老产业贷款的增幅均显著高于集团贷款平均增幅。

以科技贷款为例,交通银行持续深耕科技创新重点产业,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深化渠道合作、完善支撑保障,在科技金融领域加码提质创新。同时,该行充分发挥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建立起“股贷债租托”(股权、信贷、债券、租赁、托管)综合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大关,获贷企业数量较上年末增长11.12%,其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3.23万户,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大幅增长22.93%。

在重点区域布局方面,截至6月末,交通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贷款规模较上年末增长6.9%,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接近30%。长三角、粤港澳及经济大省等重点区域分行的对公贷款增幅均高于全行平均水平,特别是在上海地区,上半年对公实质性贷款增量位居市场首位。

与此同时,交通银行也将积极把握政策机遇,围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并购贷款、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等领域挖掘潜在需求,全面提升金融供给能力,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目标。

发挥上海主场优势,助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是我国金融开放的前沿阵地,也为交通银行锻造业务特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沃土。得益于总行及核心子公司均坐落于此,交通银行深度融入并全力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助力上海持续深化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上半年,交通银行加大资源倾斜和创新支持力度,上海主场优势进一步夯实。

通过充分发挥集团全牌照经营优势,交通银行持续优化科技金融“股贷债租托”综合服务体系。目前,该行已在上海实现科技金融服务网络全覆盖,截至6月末,在沪共设立23家科技特色支行。今年上半年,新增上海地区科技型企业股权投资超27亿元,并牵头承销银行间市场上海市首单科技创新债券,有力地助推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同时,交通银行以“一件事”思维和数字化手段重塑服务模式与业务流程,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成效显著。截至6月末,该行在沪人民币实质性贷款增量高居市场首位,与60个市级重大项目、118个区级重大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在参与上海金融市场建设方面,交通银行累计达成“债券通”交易超4880亿元、“互换通”交易超4910亿元,均处于市场前列,上半年该行还获批债券“南向通”托管清算银行资格,助力提升上海跨境资金枢纽地位。此外,交通银行充分运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打造航运贸易区块链生态,共落地人民币国际证跨境贸易区块链信用证再贷款10.02亿元,助力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航运中心建设。

在服务上海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交通银行制定实施稳外贸行动方案,创新打造“交银航贸通”跨境贸易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支持上海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方面,该行发挥离岸金融优势,通过优化审核流程等更好地满足客户离岸贸易结算需求。

科技投入领跑同业,数字化新交行再迎新突破

近年来,交通银行全面提速数字化转型,将数字化新交行建设作为集团战略转型的重要支点。最近三年,该行科技投入占比和科技人员增幅持续领跑同业。通过内外兼修的数字化经营模式改革,该行已在运营效率提升、客户体验优化和业务增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交通银行新设立了数字化经营中心,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驱动服务效能提升,赋能重点领域发展。

设立数字化经营中心是今年交行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围绕零售业务领域的数字赋能、直接运营和集中经营而打造的新管理体系。作为增强集团零售业务一体化经营能力的重要抓手,数字化经营中心有三大主要作用。

一是强化直接经营,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运用数字化的手段,加强零售信贷业务线上化直接经营。根据线上渠道客户的特征设计差异化策略,突破以往经营手段在触客效率和转化能力上的局限,比如上半年线上化直接经营的消费贷余额同比净增153%,个人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MAU)同比增长近10%。

二是强化基础能力的共享作用,加速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探索“线上触达、线下跟进”的营销组织模式,应用于个人经营贷款。上半年通过线上与线下协同,推动个人经营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95亿元,推动已授信的客户提款达到121亿元。“云上交行”远程视频服务业务量达130万笔,同比增长超90%。同时,该行持续打造客户自助、远程辅助的智能柜台服务新模式,基本覆盖传统网点高柜业务场景,有效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三是强化集中运营,深化数字技术的运用,推动实现零售资产业务风险集中、运营管理和前后台投诉闭环,利用智能质检、智能核查、智能机器人等AI手段来赋能集中运营、客户服务的提质增效,进一步释放一线的产能。

这份亮眼的中期答卷,映照出交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如磐初心、贯通金融开放的跃动脉搏、驱动创新变革的数字基因。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航程中,这艘拥有百年历史底蕴的金融巨舰,正以战略定力为舵,以创新引擎为帆,勇立时代潮头,为金融强国建设贡献交行力量。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