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期货公司2025年中期“成绩单”揭榜。
从今年半年报来看,据记者统计,4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80.27亿元,合计实现归属于上述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为6.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4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的中报业绩分化明显。除了瑞达期货实现营收和净利双增长外,其余三家营收均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南华期货微增,而永安期货和弘业期货跌幅较大,其中弘业期货甚至出现亏损。
受访人士认为,期货行业已从“通道红利”时代转向“服务与资本红利”时代。未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的期货公司,需在专业化、科技化、国际化中至少占其一。
业绩明显分化
A股上市期货公司均已交出2025年半年报“答卷”。
据记者统计,南华期货、弘业期货、瑞达期货、永安期货4家A股上市期货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80.27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87.52亿元;合计实现归属于上述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为6.25亿元,相较去年同期减少了0.63亿元。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营收方面,除了瑞达期货营收实现正增长外,南华期货、永安期货、弘业期货的营收均出现同比下滑,且下滑幅度均超50%。从营收额来看,永安期货以55.56亿元的营收总额居于榜首,南华期货、瑞达期货分别以11.01亿元和10.47亿元的营收位居第二、第三位,弘业期货则以3.23亿元的营收相对垫底。
对于营收欠佳的情况,记者注意到,4家A股期货公司均在半年报中提到了“净额法”对公司营收情况的影响。比如,永安期货在半年报中强调,营收同比下滑主要系公司根据中期协2024年11月15 日发布的《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大宗商品风险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自2025年1月1日起对同一交易日内签署采购和销售合同等六大类贸易类业务采用净额法确认收入。该调整仅影响财务报表中营业收入及营业支出的列示口径,对业务的盈亏没有影响。
净利润方面,南华期货和瑞达期货2家公司业绩报喜,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均同比实现正增长,其中瑞达期货归母净利润以66.49%的增幅领跑。相比之下,行业“龙头”永安期货则同比下滑44.69%,弘业期货更是暴跌128.17%。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上市期货公司业绩整体分化明显。从归母净利总额来看,南华期货、瑞达期货和永安期货上半年归母净利额分别为2.31亿元、2.28亿元和1.7亿元。与此同时,弘业期货上半年归母净利则出现百万级亏损,亏损额为360.56万元。
对于业绩情况,弘业期货在半年报中提到,面对行业竞争加剧、自身经营效能亟待提升及外部政策环境变化的叠加挑战,公司核心经纪业务指标一度承压下行。与此同时,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资产管理规模达31.02亿元,较2024年年末的161.12 亿元下降80.75%;资产管理业务实现手续费收入152.7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331.02万元下降53.86%。
行业整体偏暖
值得注意的是,与A股上市期货公司业绩相比,今年上半年整个期货行业的经营情况偏暖。
据中期协披露的经营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期货公司累计实现净利润50.74亿元,同比增长32%;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6.76亿元,同比增长3.89%。
那么,相较于行业整体业绩,A股上市期货公司的表现为何并不十分亮眼?
“这本质上是财务会计制度变化、业务结构差异与市场竞争格局变迁共同作用的结果。”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王骏进一步指出,财务会计政策变化的影响,体现在自2025年起执行的“净额法”收入确认规则。对以贸易业务为主的期货公司大宗商品贸易业务采用净额法核算,易导致4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营收显示缩水,而其他期货公司的贸易业务占比相对低,期货行业整体营收仍实现3.89%的增长。
与此同时,不同期货公司业务结构存在分化情况。王骏认为,A股上市期货公司尚未完全摆脱对经纪、贸易等重资产业务的依赖,而中小期货公司可能较多聚焦于场外衍生品、跨境服务等轻资产高毛利业务,对行业整体净利润增长有较大贡献。
此外,财经评论员张雪峰表示,竞争格局变化导致行业集中度阶段性下降,中小期货公司通过区域化服务或细分领域抢占市场份额,而头部公司则因合规成本较高或战略调整导致收入有所下滑。
展望后市,张雪峰认为,期货行业已从“通道红利”时代转向“服务与资本红利”时代。未来能够在竞争中胜出的期货公司,需在专业化、科技化、国际化中至少占其一。
王骏也表示,面对未来全球经济下行、美联储降息周期、大类资产波动加剧以及国内权益市场回暖等复杂环境,头部期货公司和上市期货公司有望通过创新业务和国际化布局持续领先。同时,中型期货公司需聚焦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如通过打造特色资管业务以及推进自有资金的稳健投资,来实现“弯道超车”。此外,地域性小型期货公司则应深耕本地产业与经济,逐步拓展区域乃至全国市场。
总的来看,王骏认为,2025年我国期货行业的“反内卷”新规正推动形成一个更加理性的竞争生态,这将有效地从制度层面遏制恶性价格战,引导企业从手续费竞争转向金融服务的提升和产品创新,促进期货公司加快业务转型与服务优化。同时,新规也将推动公司更加注重成本控制、运营效率提升,以及金融科技、风控、智能运营等高端人才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