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布局内地市场,成为友邦保险集团管理层的共识。
近日,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友邦人寿董事长张晓宇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内地是友邦保险最重要的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友邦人寿已启动新机构加速计划,目前正在推进中。
内地市场已连续多年成为友邦保险强势发展的重要引擎,这一趋势仍在持续。2025年上半年,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实现新业务价值7.43亿美元,税后营运溢利达到8.73亿美元,在友邦保险各市场分部中位列第二。
友邦保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是专注于亚洲的上市人寿保险集团。友邦人寿是友邦保险全资持股的寿险子公司。此外,友邦保险还持有中邮人寿24.99%股权。
坚定看好市场潜力
“中国内地是友邦保险最重要的市场,我们看到巨大的潜力。自2019年以来,我们又新增了9个地区,目前在中国内地共14个地区运营业务,这大大扩大了我们可触达的客户市场。”李源祥表示。
2020年,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业务成功完成“分改子”,友邦人寿正式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寿险公司,随后友邦保险人寿加快了业务布局。
李源祥信心满满,称拥有目标宏大的拓展计划。根据规划,在未计算经济假设变动的影响前,新地区带来的新业务价值自2025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目标为40%。
广阔的发展空间,较低的寿险渗透率,以及公司强大的代理人队伍和渠道优势,是友邦保险展开宏大布局的基础。尤其是公司还有许多新市场待开发。
李源祥表示,集团非常乐意在人才、资源方面进行投入和支持,以实现市场的持续拓展。
除了通过独资公司友邦人寿开展业务,友邦保险近年还大手笔入股了中邮保险。
2022年,友邦保险投资120.33亿元人民币入股中邮保险,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今年6月,友邦保险再度参与对中邮保险增资。中邮保险注册资本增至326.43亿元人民币,资本规模一举跃居寿险行业第四位。
“这是我们在内地人寿保险行业最大的一笔直接投资。除了资金投入,我们也提供技术支持给中邮保险,派专家队伍到中邮保险与管理团队共同工作,帮助公司成功转型。”李源祥如是表示。
对中邮保险的投资是友邦保险进一步挖掘内地市场潜力的重要举措。在李源祥看来,中邮保险2024年新业务价值是2020年(即友邦保险投资之前)的5倍,净利润在非上市寿险公司中排名第二,转型比较成功。
在资产端,友邦保险也在展开布局。今年6月,金融监管总局批准友邦人寿筹建友邦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据了解,该公司有望于今年年底前开业。
李源祥透露,设立保险资管公司的基本思路,是要把保险资金投资从保险公司的投资部门转移到资产管理公司,进行更加专业化的投资。“我们会根据负债端的特性,由保险公司投资官和首席财务官共同制定资产配置计划,保险资管公司的职责就是负责寻找合意资产,并与第三方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落实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计划。”
李源祥进一步表示,友邦保险近年还持续在内地投资商业不动产,包括在上海北外滩建立友邦金融中心,这些举措都是友邦保险对内地市场持续看好和深耕的体现。
启动新机构加速计划
加快新区域拓展是友邦人寿的核心战略之一。
今年,友邦人寿在安徽、山东、重庆、浙江等四家省级分公司相继开业,2019年以来公司新设机构增至9家。友邦人寿已成为近几年在中国内地扩张最为迅速的人身保险公司。
作为 “分改子”和友邦人寿拓展内地市场的主要操盘手,张晓宇在采访中透露,公司启动了新机构加速计划,目前正在推进中,非常有信心将成功经验复制到新机构。
张晓宇表示,公司对新机构的发展寄予厚望,也充满信心。之所以设定新机构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40%的目标,主要是基于几个因素:一是中国内地寿险市场强大的发展潜力;二是公司发展基础扎实,包括成熟的业务模式,人工智能的加速赋能,以及充分的人才准备。
张晓宇表示,公司拥有卓越营销员渠道,以及差异化的银保渠道,执行非常有纪律。同时两个共享服务中心运行良好,基本实现了全面数字化。人才准备方面,公司刚刚优化了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正在组建一支专门负责拓展的团队,还设立了新的职位——首席新机构拓展官,并正在建设一个人才发展项目。
张晓宇表示,公司在新市场的布局整体呈现稳健发展态势,过去三年,新机构实现的新业务价值复合年增长率超过40%。2019年或以后开展业务的新地区带来的新业务价值在2025年上半年上升36%。
“我们的营销员基础非常扎实,活跃新营销员增长11%,新晋主管增长了71%,这是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张晓宇如是说。
“综合这些关键驱动因素,我们相信五个成熟机构将继续保持强劲、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新机构的发展寄予厚望,并充满信心。”张晓宇说,“未来区域发展方面,依旧希望按照每年设立1—2个新省级机构的目标去推进。”
分红险能实现多方共赢
持续的低利率环境对保险公司经营带来严峻挑战。当前,人身险行业正在进行新一轮产品调整,以进一步降低负债成本。友邦保险采取了何种应对策略?
李源祥表示,当前利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是周期性的。友邦保险集团在100多年的历史中经历了多轮经济周期和利率周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
在李源祥看来,利率下行周期下,保险公司需要管理好利率风险,降低新业务的负债成本,包括调整费率、调整假设和调整产品结构,过去这段时间整个行业包括友邦保险一直在这么做。
李源祥进一步表示,存量业务方面,公司一直强调资产负债匹配,过去配置了很多长期国债,尽可能降低利率下行带来的风险,目前友邦人寿的偿付能力是非常高的。新业务方面,保险产品需要更有吸引力,友邦保险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推动产品创新。
在张晓宇看来,低利率环境下,如果继续销售预定利率很低的不分红的保险,难度将会加大,同时分红险的吸引力会日益增加。
“分红险有利于实现保险公司、客户和市场的‘多赢’。”张晓宇表示,对保险公司而言,分红险是降低利率敏感性的重要方式;对客户来说,分红险的浮动设计使得投资端有机会采取更加灵活的投资策略,从而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收益回报;对于资本市场来说,更多的长期资金入市,有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
张晓宇同时认为,大力发展分红险的基础上,多元化的产品策略非常重要。“这与公司一直强调的客户驱动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希望围绕客户不同人生阶段需求提供不同的保险解决方案,所以反映到产品上,各类型产品要均衡发展。”
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友邦人寿营销员渠道新业务价值组成中,43%来自传统保障类产品,41%来自分红保险,14%来自税优类产品,2%是其他产品。
从资产端来看,张晓宇表示,一是要坚持长期的价值投资;二是资产和负债要高度联动,产品类型不同,负债类型不同,资产配置也相应有所不同。具体投资策略上,长期债券仍然是配置基础,在此基础上会开展收益提升策略,“我们会配置一些另类资产,使用QDII额度进行对外投资,以及将一定比例资金投入股票市场,其中也有一些高分红股票。根据账户类型不同,股票投资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