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3000亿农药市场“正风治卷”!行业迎来磨底复苏关键期

2025-08-31 23:00:00来源:证券时报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农药被誉为粮食安全的“隐形卫士”。作为全球农药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去年我国农药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不过,这一关乎农

农药被誉为粮食安全的“隐形卫士”。作为全球农药第一生产和出口大国,去年我国农药市场规模约为3000亿元。不过,这一关乎农业生产根基的行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发展难题。

为了规范治理农药市场隐性添加、非法生产、低价倾销等行业顽疾,近期,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正式启动全行业“正风治卷”三年行动。

8月31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风治卷”三年行动启动一个月以来,协会已经收到几十条线索。政府层面的制度规范与协会层面的行规自律形成互补,将共同推动行业从 “无序竞争” 向 “合规经营” 转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农药行业正处于磨底复苏关键阶段,业内期待相关政策和配套方案能有效实施,为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反内卷”迫在眉睫

农药属于特殊商品,实行严格的登记、生产与经营许可管理,但目前我国农药行业正陷入“多而不强”的发展困境。

“全国现有1800多家农药生产企业,但规模以上企业仅800多家,其余1000多家企业年销售额均不足2000万元。”李钟华透露,协会800多家会员单位的销售额和利润占全行业90%以上,大量小企业仍在低水平竞争中挣扎。在资本市场上,农药行业国内上市公司约40家,行业集中度仍处于较低水平。

李钟华回顾,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受印度等主要生产国停产影响,国际买家采购量达到平常的1.5倍,中国农药出口一度呈现井喷态势。在高利润驱动下,大量企业借搬迁之机扩大产能,为如今的产能过剩埋下伏笔。

随着国际库存逐步消耗,需求回归常态,农药市场产能过剩的矛盾凸显,企业纷纷压价竞争,行业利润大幅下滑。数据显示,2024年农药行业平均利润率为5.7%,创历史新低。李钟华在调研中发现,部分企业为抢夺市场份额,甚至突破商业规则与法律红线的双重底线。

以行业诟病颇多的隐性添加为例。湖北一家农药生产企业负责人陈坤向记者感叹:“我们正规企业面临‘不加(非法添加)没有竞争力、加了违反法律’的两难境地。”据陈坤介绍,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添加成分已达四五十种,部分成分的年产量甚至达到几十吨、上百吨。“要知道,一亩地的农药用量仅几克,几十吨的产量,意味着这些添加成分以隐性的方式大规模地流入了市场。”

这一现象直接冲击着正规企业的生存环境。在李钟华看来,农药行业与医药行业类似,都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需要持续投入研发来迭代新产品,应对抗药性等问题。部分企业通过隐性添加未登记成分、采购非法原药等手段低价倾销,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这种不公平竞争正在侵蚀行业创新根基,亟需在行业层面规范秩序。

新规即将落地

记者注意到,除了行业协会的“反内卷”行动,政策也在发力,强力支撑行业的规范运行。今年7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四部核心规章进行系统性修订,“一证一品同标”等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施行。

李钟华认为,从供给侧看,新规将加速不合规企业退出市场,尤其依赖借证生产、环保能力弱的企业将面临巨大压力。与此同时,头部企业凭借资金、合规性和渠道优势,有望持续提升市场份额,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行业将从低价混战转向合规、品质与效率竞争。”国盛证券化工行业首席分析师杨义韬向记者表示,虽然分散的竞争格局加大了政策统一执行的难度,从政策落地到实际见效仍需经历一个过程,但是相关政策释放的信号已经极为明确。

比如“一证一品同标”,即同一登记证号的农药产品应当标注同样的商标,委托加工、分装的产品不得标注受托人的商标,业内认为,此举将对价格内卷和借证套证、违规添加等行为起到监管和规范作用。

“一证一品同标本质上需依托全链路溯源体系实现监管。”杨义韬分析,这意味着产业链各环节需重新适配流程,初期难免存在适应周期。政策最终能否推动原料环节小产能出清,核心取决于执行力度,若能同步推进电子税务系统建设等,通过数字化手段强化监管,将成为提升政策效果的强力支撑。

此外,陈坤也表示,不同农药企业的生产工艺路线、上下游产业链配套差异显著,导致成本区间跨度较大,政策如何平衡各方利益也需要磨合。“对于正规企业来说,期待后续能有更多的细化配套方案落地,比如建立信用黑名单、环保督察、进行产能建设限制等。”陈坤表示。

磨底复苏迎关键期

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已公布半年报的农药行业上市公司中,多家公司的盈利水平得到提升。部分企业受益于核心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利润增速高于营收增长。

如先达股份上半年实现营收14.23亿元,同比增长11.82%;归母净利润为1.36亿元,同比增长2561.58%。公司表示,第二季度,主打产品烯草酮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售价显著上涨,有效带动产品毛利率大幅提升。而受益于代森锰锌、阿维菌素涨价,利民股份上半年净利润增长747.13%。不过,仍有红太阳等数家公司业绩出现明显下滑。

“部分农药品种价格出现反弹,但其驱动因素各异,并不代表整个板块已经到达大的拐点。”杨义韬认为,代森锰锌涨价是受供需双重推动,需求方面,下游农户偏好高性价比产品带动需求;供给方面,全球最大生产商印度UPL因高温停产导致供给收缩。阿维菌素价格上涨源于国内主要企业装置调整、生物发酵工艺供给恢复慢,以及共用中间体行情向好的支撑。

杨义韬指出,目前行业仍处于磨底阶段,大部分产品价格已触底,但全面复苏需待供需格局改善。随着行业“反内卷”以及相关政策的落地,预计2027年将成为行业景气回升的关键节点。

从全球市场来看,印度UPL等企业在部分农药产品上已形成较强竞争实力。杨义韬表示,中国农药企业在生产流程、环保处理及产业链配套上仍具竞争力,国内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的关键发力点在于保障原料自主、完善生产登记证注册、减少对中间体进口的依赖。

目前,多家上市公司加快了突围步伐。先达股份将创制产品作为战略重点,明确未来将持续推进新化合物研发。润丰股份接受调研时表示,研发创新和先进制造是支撑公司持久成长的最坚实基础,公司将坚定地进行研发创新,实施先进制造规划。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