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又一豪华新势力诞生 科技巨头跨界造车局中局

2025-08-30 10:04:00来源:中国经营网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8月28日,一封署名为“追觅汽车团队”的信件在网络流传。在信中,追觅科技正式官宣将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追觅科技方面在

8月28日,一封署名为“追觅汽车团队”的信件在网络流传。在信中,追觅科技正式官宣将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追觅科技方面在信中表示,公司始终定位高端,坚持价值超越价格,是极少数能在每一个进入的市场都迅速跻身顶端的中国品牌。“造车,是工业的王冠、技术的终极战场,也是一场‘九死一生’的远征。”

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追觅科技方面求证,追觅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了这一消息的真实性。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包括高合汽车、爱驰汽车、哪吒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品牌已相继退场。为何追觅科技选择在此时造车?追觅科技方面对此作出解释,在新能源汽车高端化、全球化浪潮加速的背景下,真正能在国际层面树立认知的中国豪华品牌仍屈指可数。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记者表示,追觅科技高调入局造车,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跨界整合”趋势进入新阶段,“凭借多方面优势,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寻找到新的机会”。

实际上,近年来科技企业入局汽车市场并非个例。除了已取得不错成绩的小米外,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也入局汽车市场,打造了主攻越野赛道的极石汽车。而就在今年8月,昇麒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昇麒新能源”)在江苏无锡落地,将以抬头可见的光伏能为载体,打造摆脱依赖充电设施的焦虑,绿色出行、长远环境保护的“50km/day”零成本出行。

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计划2027年亮相

相关资料显示,追觅科技的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对标布加迪威龙,计划在2027年亮相。

“汽车正逐渐成为‘下一代超级智能终端’,是电动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技术整合的关键载体,也是科技企业实现生态跨越的战略高地。选择以超豪华车型切入,正是基于公司多年来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与品牌全球化布局的综合考量。”追觅科技方面表示,首款超豪华纯电产品将对标布加迪威龙。

在业内人士看来,追觅科技的选择本质上是一种通过产品力实现品牌跃升的策略。“此举虽面临挑战,但也使其避免陷入中低端市场的‘价格战’,转而以性能与技术立身,冲击利润更丰厚、品牌效应更强的超豪华细分市场。”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40万元以上的纯电动超豪华汽车销量占比仅为1.5%。在整个汽车市场中的占比仍然很低。对此,追觅科技方面表示,在这一稀缺窗口期中,公司看到了机遇,依托在智能硬件领域积累的技术实力、全球渠道与品牌认知,实现从“智能家电”到“超豪华电动车”的战略跨越。

为此,追觅科技正在加快组建人才团队。“目前,项目已经组建千人造车团队,并且持续扩张。”追觅科技方面表示,将持续长期投入汽车领域。

追觅科技方面还表示,已从整车制造领域引进了多名高管,涵盖研发、量产与品控等多个环节,初步形成“智能硬件敏捷开发+汽车级系统工程”的双重能力体系。“既能高效推进技术迁移与集成创新,又能保障研发、量产与品控环节的专业性与成熟度。”

目前,追觅科技还在为造车项目加速招揽人才。记者注意到,截至8月28日,在招聘软件BOSS直聘上,追觅科技的造车平台招聘岗位达到了476个,HR回复次数靠前的是整车功能测试工程师、TSP平台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其中,TSP平台开发工程师月薪在3万—6万元、15薪,换言之,上述岗位年薪最高接近百万元。

同时,追觅科技已有的全球化渠道,将成为汽车业务出海的敲门砖。“目前,追觅业务已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超过6000家线下门店,服务家庭超3000万个,会员数量突破1100万户。这一成熟的全球营销网络,为追觅汽车的国际化推广提供了强大支撑。”追觅科技方面表示。

智能清洁设备起步的跨界企业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2023年至今已有多个造车新势力品牌消失在公众视野。追觅科技凭借何种优势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对此,追觅科技方面也一一作出回应。“在技术层面,公司自主研发的20万转以上超高速马达已广泛应用于扫地机器人、智能清洁等产品线。”追觅科技方面表示,“该技术体系可服务于电动汽车的高性能电驱系统,尤其是大功率、高转速电机设计与管理经验,对打造超跑级动力总成具有重要意义。依托高速马达技术,公司要造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车。”

同时,在智能感知与AI算法方面,追觅科技的视觉识别、场景建模、自主路径规划等技术已在服务机器人中实现商用,这可用于高级别辅助驾驶系统(ADAS)及智能座舱交互体验的研发。“公司迄今累计申请的6379项专利中,约45%为发明专利,多覆盖传感器融合、电机控制与人机交互等电动车核心领域。”追觅科技方面表示。

在供应链与制造落地方面,追觅科技方面则表示,依托成熟的汽车生产制造产业链,将在电池系统、电控单元和智能驾驶芯片等关键环节与头部供应商达成深度协作。

“作为从智能清洁设备起步的科技企业,公司依托在高速数字马达、AI算法及机器人传感与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厚积累,实现了向汽车电驱系统、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等方向的技术迁移。”据追觅科技方面介绍,截至2025年5月,追觅科技已获得全球授权专利3155项,累计申请专利6379项。

“未来,公司会与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开展深度合作,将利用在产品定义上的优势,提供核心技术与智能化解决方案。”追觅科技方面表示,将充分发挥在跨领域技术整合方面的优势,积极依托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与电池、电驱、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的头部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合作。

“红海”市场难挡新玩家热情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已是一片“红海”,竞争尤为激烈,新入局者如何成功分一杯羹仍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尽管近年来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但仍不乏多个新玩家涌入。

除了追觅科技外,今年8月,昇麒新能源在江苏无锡成立。据相关资料,该公司并不走传统纯电、增程赛道,而是选择车载光伏和轻量化铝合金车身这一新赛道。企查查显示,该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邹捷,港股上市公司超威动力是股东之一。

根据昇麒新能源官方资料,今年3月22日,旗下首款SOLARKY C11A 原型车已正式下线,首款产品将于2025年夏天面世。

但跨界造车并非顺风顺水,“红海”市场更是阻力重重。此前石头科技实控人昌敬也打造了汽车品牌极石汽车。该品牌专注于越野赛道,今年以来,交付量稳步提升,达到1316台。但相较于赛道内其他越野汽车产品,这一交付量仍然较低。

同时,昌敬在2023 年、 2024 年期间,从石头科技累计减持套现 8.88 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昌敬的控股比例为 21.01%,相较 2019 年的 30.99%下滑了近 10 个百分点。加之今年上半年昌敬突然清空社交媒体账号内容,引来了投资者对昌敬“跑路”的质疑。

对于未来发展,追觅科技方面也予以回应:“公司将会长期坚定布局汽车产业,在坚持高性能、智能化与豪华质感的产品理念下,持续加码研发与创新,成为全球超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新标杆。”

对于新玩家跨界造车“局中局”,在江瀚看来,追觅科技构建了“智能硬件+传统汽车”复合型团队,凸显其对汽车工业复杂性的清醒认知。“近千人团队中既有原智能硬件核心研发力量,也引入了整车制造、质量管控等领域的资深专家,形成‘科技基因’与‘制造基因’融合的组织架构。这一体制优势,既能保障技术创新的敏捷性,又能满足汽车级功能安全与量产一致性要求,有效规避了纯互联网背景车企在供应链管理与品控环节的常见短板。”

追觅科技或许不会是最后一个跨界入局的科技企业。头豹研究院相关报告分析认为,科技巨头借助在智能化、数字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品牌优势,正在重塑汽车产业格局。“科技巨头产品往往能够提供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和智能化服务。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和技术的持续突破,预计将有更多手机及科技企业加入造车行列,推动汽车产业向着更智能、更环保的方向快速演进。”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