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8月28日消息(记者齐智颖实习记者刘子瑶)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长虹”,600839.SH)于27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7.05亿元,同比增长10.28%;归母净利润为5.01亿元,同比增长78.6%;基本每股收益为0.1085元,同比增长78.47%。
财报显示,四川长虹前身始创于1958年,1988年以电视业务为基础,由国营长虹机器厂发起设立,并于1994年3月在上交所挂牌上市。目前,该公司员工超4.5万人,在全球建有11个研发基地、17个制造基地,产品和服务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2亿多用户提供服务。
2025年上半年,国内加紧实施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大力促进消费,对短期拉动效应明显。四川长虹以“风险应对抓机遇、强基固本提质效、整合创新谋发展”为年度经营方针,以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双轮驱动,推动经营业绩和效益稳中有进,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面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爆发式增长,四川长虹紧抓时代机遇,在人工智能领域持续深化布局,以AI+技术赋能,在产品创新、制造升级、运营优化及生态合作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其中,依托全球首个基于大模型的智慧家电平台“长虹云帆AI大模型”,长虹在2025年上半年持续推出AI化新品。目前,该公司AI家电产品线覆盖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核心品类,推动高端化转型。长虹对全球制造基地、工厂实施“智能化升级改造”,AI技术渗透至整机加工、成型注塑、物料配套、产品质检、生产流程管控等全环节。
四川长虹表示,报告期内,该公司围绕固有核心优势持续发力,通过多维举措全面强化市场竞争力:深化品牌战略布局,夯实渠道网络建设,升级全链路服务体系,筑牢市场竞争根基;积极推进“智改数转”,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有生产制造能力深度融合,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进程;持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AI+技术赋能,打造差异化产品技术。通过以上举措,该公司实现了运营效率提升、生产灵活性增强、供应链成本优化、产品力提升及质量管控升级的全方位突破,为持续巩固行业竞争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该公司主营以电视、冰箱(柜)、空调、洗衣机等为代表的智慧家居业务,以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务,以ICT产品分销和专业ICT解决方案提供为代表的ICT综合服务业务,以电子制造(EMS)为代表的中间产品业务以及特种设备等其他业务。
报告期内,在智慧家居业务方面,四川长虹于国内市场强化渠道建设,紧抓政策机会,于海外市场大力开拓增量,加大品牌投入,强化物流及售后服务保障,实现收入约251.24亿元,同比增长约12.28%。
四川长虹具有电视研产供销服等方面的深厚积淀和完备的价值链体系,拥有绵阳、中山、广元、印度尼西亚、捷克、越南等6个生产制造基地,向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智能电视产品和解决方案。根据中怡康推总数据,该公司产品国内全渠道零售量位于国内前列;出口规模持续保持行业前三水平。
长虹美菱(000521.SZ)旗下冰箱(柜)业务以合肥、景德镇及绵阳为基地,产品涵盖十字、两门、法式、意式等多系列冰箱及多款商用、家用冰柜,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空调业务方面,拥有绵阳、中山、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等4个生产基地,产品覆盖家用分体空调、家用及商用中央空调等系列;洗衣机产品包括滚筒、波轮等品类;厨卫及小家电主要为厨卫大电和生活小电,聚焦茶饮、清洁和燃热产品。
长虹华意(000404.SZ)主营家庭和商业用途制冷电器的各类压缩机产品,拥有景德镇、嘉兴、荆州、巴塞罗那、墨西哥等多个冰箱(柜)压缩机研发、制造、销售基地,是全球最大的冰箱(柜)压缩机企业,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产品远销全球50个国家、300多家冰箱(柜)企业。
长虹佳华(03991.HK)以“做帮助成长、支持成功的好伙伴”为企业经营理念,定位于新时代卓越的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商,以数字化、智能化核心能力赋能自身及伙伴价值提升,致力为合作伙伴提供泛ICT线上线下新流通生态服务、ICT基础设施及服务、上云与云上数字智能服务。
特种业务主要为特种电源及其他特种设备业务。四川长虹以电源系统产业发展为核心,运用蓄电池系统优势技术,拓展产品功能,拓宽应用领域,主要服务于特种装备、城轨列车、储能及通信等产业领域。
此外,报告期内,四川长虹还持续开展了包括中间产品、网络通讯终端、物流服务等业务。中间产品业务主要包括为家电等终端产品提供部件、模具、包装等相关配套业务;网络通讯终端业务主要为电信运营商、综合服务运营商、各类生态服务公司以及物联网垂直行业服务提供商等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产品主要包括路由器、网关、光猫、机顶盒等宽带网络、物联网系统及终端;物流服务业务主要提供干线运输、仓储、装卸、区域配送、多式联运、国际货代、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