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星医药”)举办业绩说明会。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玉卿在会上表示,创新一定是复星医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公司将聚焦制药与高值器械两部分持续深耕。
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营收195.14亿元。其中,创新药品收入超43亿元,同比增长14.26%。
陈玉卿于今年4月份开始担任复星医药执行董事、董事长,并全面负责复星医药的战略,以及与战略目标匹配的组织发展、团队培养和人才储备等重要工作。此次业绩说明会是陈玉卿上任后的首次公开交流。
持续推进精益管理
陈玉卿面对的任务并不轻松,如何提质增效,恢复利润增速是外界关注的主要话题。
从半年报来看,降本和整合是复星医药2025年上半年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公司推进精益管理,着力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空间。上半年,复星医药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分别同比降低1.29%、1.76%、7.79%。另一方面,复星医药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集中资源聚焦核心业务,以实现资产结构的优化和资产效能的提升,加速资金回流,今年以来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
复星医药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增长11.90%,达21.34亿元。对此,陈玉卿表示:“公司经营所面临的挑战无处不在,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要在多元环境下奋勇崛起。”
记者注意到,复星医药研发费用降低了近8%,这在药企中较为罕见。对此,陈玉卿解释称,这主要系公司降低了对于仿制药业务板块的研发投入。“上半年,我们在仿制药的研发投入减少了1.4亿元,但是创新药的投入比例提升了5个百分点。”
海外产品利润大增
从收入端来看,制药业务依然是复星医药的核心营收来源。今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制药业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医疗健康服务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9.01亿元、19.55亿元、35.92亿元。
具体来看,在创新制药领域,陈玉卿透露,复星医药创新药品的成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三大成熟的研发主体:复宏汉霖主要聚焦抗体药物和ADC药物,全球研发中心聚焦小分子药物,复星凯瑞聚焦细胞治疗技术。
复星医药子公司复宏汉霖2025上半年实现营收28.20亿元,同比增长2.7%;毛利润约21.99亿元,同比增长10.5%;净利润为3.90亿元。各项数据中,最引人关注的是复宏汉霖的海外业绩增速,其上半年海外产品利润(包括海外产品供货毛利及基于销售的特许权使用费利润)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200%,主要系产品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放量所致。
陈玉卿表示,在研发策略上,复星医药聚焦实体瘤、血液瘤、免疫炎症等核心治疗领域,持续丰富产品组合,并积极向慢病(心脑血管、肾脏与代谢)、中枢神经系统领域拓展布局。“基于复星医药的临床资源体系,把各个子公司的优势聚焦在一起,发挥出协同效应。”陈玉卿称。
今年以来,A股创新药板块迎来较大估值修复。中国企业资本联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新药“拔估值”临近尾声,正进入“等业绩”行情。“随着各大创新药企陆续披露的创新药收入、海外里程碑到账、医保放量数据等,行情将从‘炒预期’进入‘验真章’阶段,将进入精选个股、看业绩吃饭的第二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