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投资币>

正文

扩大有效投资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蓄势待发”

2025-08-25 02:00:00来源: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扩大有效投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蓄势待发” ◎记者于祥明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多地

扩大有效投资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蓄势待发”

◎记者于祥明

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多地也在积极“备战”相关项目的储备申报工作。

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所研究员吴亚平向记者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是“准财政”工具,由政府确定资金投向领域,要按市场化方式进行运作。他预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和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在多因素支撑下,下半年基建投资将回升,继续发挥托底经济的作用。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地积极“备战”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相关项目的储备申报。其中,8月19日,湖北省咸宁市召开会议,专题研究2025年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项目储备申报工作,旨在加快把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

“各地积极做好相关项目储备,将为政策落地和相关工作推进提供保障。”吴亚平向记者表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的最终落地,对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降低项目融资门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均有积极意义,是2025年下半年稳投资、促创新的重要举措。

记者注意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周陈8月1日在解读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将报批加快设立投放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还刊发文章表示,要落实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向领域“负面清单”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正面清单”管理,积极稳妥开展项目“自审自发”试点。同时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进一步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和配套资金不足问题。

在规模方面,有专家预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规模为5000亿元,可撬动1.5万亿元至2.5万亿元基建投资规模,由此助力今年全年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6.0%。

“据我们观察地方透露出的信息,政策性金融工具有利于发挥‘调结构+稳经济’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围绕新兴产业予以支持,另一方面针对基础设施予以支持,考虑到今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相对放缓,且前7个月基建投资增速较上半年进一步回落,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作用,有利于加快基建投资的推进节奏,为稳增长提供助力。”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团队首席分析师杨畅向记者表示。

除了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扩大有效投资的“组合拳”也在持续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蒋毅8月初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各部门各地方,加强统筹协调和要素保障,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高质量推动“两重”建设。截至8月1日,今年“两重”建设项目清单8000亿元已全部下达完毕,中央预算内投资7350亿元已基本下达完毕。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院长袁海霞向记者表示,今年安排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额度较去年增加3000亿元,是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的重要体现。目前来看,今年上半年已发行555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占全年额度的42.69%,后续有望加快发行使用,更好地为“两新”“两重”提供资金支持,其中下半年基建投资有望回升,继续发挥托底经济的作用。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