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晚,百度(BIDU/09888)发布了“利空”较多的2025年二季报。
期内,百度实现营收327亿元 ,同比下降3.59%。 核心营收263亿元 ,同比下降2%;其中,在线营销收入162亿元,同比下降15%;涵盖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元 , 同比增长34% 。百度并表的爱奇艺(IQ)营收66亿元,同比下降11%。
不难发现,包括百度智能云在内的AI新业务已成为百度“全村”希望。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也试图用百度智能云的增长“一俊遮百丑”。
《财中社》注意到,相较于一季度,百度智能云的同比增速不仅有所下滑,百度二季度研发费用51亿元亦同比下降13%。李彦宏认为“将继续采取应用驱动的创新模式”的战略选择,“后遗症”可能会持续显现。
喜中有忧
二季报后的电话会上,百度智能云事业群总裁沈抖给出了更清晰的百度智能云营收数据。
“在第二季度,百度AI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27%,达到了6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AI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34%,高于2024年上半年的低双位数收入增速。”沈抖说。
百度一季报显示,智能云同比增速达42%。这也即是说,在备受考验的二季度,百度智能云尽管仍保持较高的同比增速,但相较于一季度高达42%的同比增速,同比增速下滑较明显。
而从规模上看,百度智能云二季度营收已基本与爱奇艺持平,仅少于爱奇艺1亿元,约为百度在线营收收入的40%,成为百度名副其实的“第二增长曲线”。
沈抖进一步透露,企业云的增速始终高于整体的AI智能云业务增速,仍然是百度智能云业务的主要增长动力。在企业云中,订阅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并在第二季度继续稳步增长。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订阅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强劲势头,同比增长超过50%
“我们观察到,头部用户和中部客户都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我们的中部客户——这部分用户持续与我们加深合作,为我们带来了显著的收入增长。这也反映出我们不断扩大的客户群。”沈抖称,“企业云的另一部分收入来自项目收入。项目收入通常与客户部署挂钩,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合同时间、项目进度的影响,在每个季度发生波动。目前,正在仔细审查我们的项目组合,并逐步降低这部分收入占比,进而提高收入的稳定性。”
事实上,相较于相对标准化、毛利率较高、增势强劲的企业云订阅收入,被沈抖认为“波动性较大”的企业云项目收入,堪称百度二季度最大的“痛”。
2月中旬,阿里巴巴(09988,以下简称“阿里”)董事局主席蔡崇信在World Governments Summit 2025峰会上,回应了阿里大模型与苹果(AAPL)的合作:“苹果在中国需要一个本地化的合作伙伴,为他们的手机服务。苹果一直非常挑剔,他们与中国的多家公司进行了交谈。最终,他们选择与我们做生意。我们非常幸运,也非常荣幸能够与苹果这样的伟大公司做生意。”
在丢掉这件总标的额传闻高达100亿美元的订单后,百度和李彦宏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而百度二季度同比下滑13%、仅51亿元的研发费用,更是与阿里号称3年投入3800亿元、腾讯二季度173亿元的研发投入显得“寒酸”与“格格不入”。
事实上,无论营收规模还是云生态体系,百度智能云一直与阿里云、腾讯云有相当差距。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排名中,阿里云36.7%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腾讯云约17.8%,而百度智能云约8.1%。
蓝鲸更有报道指出,2024年,百度智能云TOP10客户中6家为政府与央企项目,中小型企业覆盖率不足15%。而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通过“模型即服务”(MaaS)模式接入30万家企业,覆盖零售、物流等20个行业;华为云盘古大模型则依托政企渠道,在制造业落地超过500个智能工厂。
截至2024年,阿里云、腾讯云的生态伙伴分别突破15万、8万家,百度智能云合作伙伴则仅为1.2万家。相较于阿里在电商、腾讯在网游和音视频、火山云在直播等的生态“基本盘”,百度智能云缺乏生态支撑,甚而导致其2024年金融行业客户留存率从72%下跌至53%。
投入少、朋友少、大模型在与阿里的“比标”中被苹果放弃,百度智能云要进一步支撑起百度不断下滑的搜索营收,沈抖肩上担子的压力可想而知。
Q3更难
百度智能云面临的营收和生态困局,沈抖当然不会看不到。为此,他努力从百度既有生态中寻找资源支撑,并向外开拓寻找“抓手”。
“私有云在我们的AI智能云业务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最近几个季度,我们将百度网盘与百度文库进行集成,推出了多项新的人工智能功能。近期,我们免费开放了部分人工智能功能,以鼓励用户应用。从短期来看,这些工作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一定压力,但我们相信,这有助于深化用户参与度,让我们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中受益。”沈抖说。
作为百度生态中难得能与阿里钉钉、字节飞书、腾讯企业微信对标的应用,百度网盘与百度文库在沈抖的竭力争取下,划到了百度智能云事业群。但另一方面,由于百度网盘和文库的用户活跃度、付费占比相对较高,百度承压的财务考核进一步给沈抖下达了更多指标。
而由于来自百度网盘和文库的整体营收份额占比较小,百度智能云不得不想办法拓展生态。8月12日,百度AI DAY活动现场,百度智能云宣布,联合投资机构、政府机构等多方力量,正式发起“AI创投加速计划”,为入选企业提供亿级算力补贴、专属融资通道及政策申报支持。据披露,过去一年,该计划已助力20家企业完成亿元级融资,为AI创企铺就商业发展快车道。
“据我们观察,各行各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都在增长:早期的时候,需求可能还只是来自互联网公司,但如今我们看到需求也同样来自金融服务和公共部门等更广泛的行业。可以说,人们对人工智能驱动的云解决方案的兴趣正在迅速增长。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也正在推动新兴行业(例如实体人工智能)的强劲新需求。我们正在积极地抓住新机遇,与该领域的头部企业合作,包括二十家中国前景光明的实体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其中四家是中国顶尖的人形机器人公司。”沈抖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
而其口中“二十家中国前景光明的实体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大概率就是百度AI DAY“AI创投加速计划”所称完成亿元级融资的20家企业。
这样的方法不能说不好,但相比于蔡崇信所称阿里是“五个其他大型语言模型的叔叔或阿姨”,百度智能云的步子迈得显然还不够大。
财中社此前曾提及,此次参与百度二季报电话会的百度核心团队,李彦宏和沈抖之外,执行副总裁罗戎、新任CFO何海建均有较强的财务背景。而在日益收紧的研发投入、背负较大“养家”压力和考核指标,沈抖的处境显然也完全无法与阿里CEO吴泳铭亲自主管阿里云可调动的资源相比。
“我们将继续致力于人工智能投资,今年全年我们都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尤其是在搜索领域的人工智能转型方面。正如罗戎前面提到的,我们的核心传统产品,即搜索业务,正在经历一场彻底的转型。在过去的几个季度中,我们加大了投资力度用以加速转型进程。我们相信,这对带动长期价值至关重要。”加入百度不足两月的何海建在电话会上坦承,“当然,由于人工智能搜索业务的变现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我们的收入和利润率在短期内仍面临相当大的压力,预计第三季度将尤其具有挑战性。”
何海建给资本市场提前打的“预防针”表明,至少在三季度,百度核心的在线营销收入承压仍大,营收下滑仍是大概率事件。为此,百度一方面积极推动内部效率提升,包括加强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资源协调,提高整体的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虽仍会致力于长期的人工智能投资,“非常谨慎地控制投资节奏,以避免未来出现利润率波动的加剧”。
侧重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李彦宏认为,在当下的大模型竞速下,百度“将继续采取应用驱动的创新模式”而非着眼于模型研发本身。
“目前来看,模型迭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几乎每周我们都能看到多个新模型的发布,且每一代都比上一代更强大。近几个月来,我们也看到模型的能力在不断增强,已经达到了‘逻辑更深层、创造力更强’的阶段。”李彦宏说,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的行业格局也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是“一刀切”的情况,“不同的模型也擅长不同的任务:有些模型更擅长推理,有些模型更擅长编码,有些则在多模态领域表现更佳。我们相信,行业将保持‘价格合理、多种模型共存’的状态。”
基于此,李彦宏认为,模型的价值创造将聚焦在应用层面,而不是模型本身。
“在这样的背景下,Ernie模型的定位很明确,我们将继续采取应用驱动的创新模式。事实上,自从两年多前首次推出Ernie模型以来,我们就一直采取这种思路。我们没有把精力分散到各个领域,而是集中探索那些对我们有价值的战略性领域。”李彦宏相信这能反哺公司其他业务,帮助百度保持行业领先。
具体到百度,李彦宏举例说,随着人工智能搜索转型的推进,百度正在将模型功能转向生成、选择多模态搜索结果。他甚至认为,无论普通用户,还是百度的云用户对此都非常欢迎,甚至愿意为百度的搜索API付费,也更愿意使用这些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
另一个例子是百度逼真的数字人技术。“现在它在直播电商场景中的表现可以说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真人水平。我们的模型很有说服力,消费者往往更愿意下单。我们的云用户也愿意为这些功能付费。”
李彦宏对大模型的判断尚需三季度财报验证。但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呈现的搜索结果早已有文字和视频的“多模态”免费呈现;同时,罗永浩数字人直播创下5500万元成交额之后,近期再无更多声浪,反而是其真人访谈节目“十字路口”频频出圈。
事实上,相较于三季度日益“卷”的真人带货直播,Robotaxi及百度旗下萝卜快跑反而更值得期待。
“随着我们商业模式被逐一验证,我们目前的重点是扩大运营规模。目前,我们已经在左驾和右驾自动驾驶出租车市场确立了全球领导地位。在左驾市场,我们是首家实现UE收益平衡的公司。目前,我们在中国大陆的所有运营车辆均为完全无人驾驶;放眼全球,我们是极少数能够在单一复杂人口密集区域实现大规模完全无人驾驶汽车商业运营的公司之一。在右驾市场,我们也同样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李彦宏说,百度的技术栈和运营能力具有高度的跨地域和可迁移性,可以高效地适应新市场和监管要求;而百度第六代无人车Apollo RT6也是其重要优势之一。
“它是全球首款,也是唯一一款从一开始就专为四级自动驾驶而设计的量产车型。与一些改装车不同,Apollo RT6是专为四级自动驾驶而打造的。它注重安全性、系统集成和成本效益,并拥有全球四级自动驾驶车辆中最低的单位成本。目前,Apollo RT6已在我们的商业运营中实现了规模化运营,为我们未来的广泛运营提供了巨大优势。凭借这些优势,我们有信心将业务扩展到全球更多城市,尤其是拓展到那些乘车费用较高的城市。我们拥有全球成本最低的四级自动驾驶车辆和最高效的运营效率。”李彦宏表示,百度已在武汉实现了UE收益平衡,武汉的出租车费用比中国一线城市便宜30%以上,远低于许多海外市场。这证明了萝卜快跑的商业模式、运营能力和成本效益在全球范围内行业领先。
公开信息显示,百度7月官宣了与Uber(UBER)的合作,8月进一步宣布了与欧美出行巨头Lyft间的合作伙伴关系。百度寄希望与这些出行平台合作助其进入中东、亚洲和欧洲,并扩展至全球市场。财报显示 , 萝卜快跑Q2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220万 , 同比增长148% ; 截至8月 , 累计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400万 ; 萝卜快跑足迹覆盖全球16座城市 。
“集团的战略方向和严谨的执行力将支持公司变现能力逐步复苏。展望未来,在今年年底前,或者年底左右,我们对明年的前景预期将更加明朗。”何海建表示,“与此同时,我们也在仔细评估、释放集团资产的隐性价值。我们的目标是增强投资组合,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同时为业务的长期、可持续增长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