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ST景谷拟转让汇银木业51%股权,周大福投资“接盘”
传出千万元存货“失踪”消息后,ST景谷开启“断臂求生”之路。
8月15日晚间,ST景谷发布公告称,拟将持有的唐县汇银木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银木业)51%股权转让至控股股东周大福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大福投资)或其指定关联方名下。该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8月15日,ST景谷尾盘封住涨停板,股价为19.93元/股,涨幅为4.95%,总市值为26亿元。公司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率累计超过12%,触及异常波动标准。
拟剥离控股子公司股权
可能触发退市风险警示指标
8月16日晚间,ST景谷发布关于筹划出售资产涉及重大资产重组的提示性公告。ST景谷称,公司拟将持有的汇银木业51%股权转让至控股股东周大福投资或其指定关联方名下。
ST景谷称,经初步研究测算,该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交易对手方为公司控股股东或其指定关联方,构成关联交易。
价格方面,ST景谷提及,预计交易价格将不低于1.33亿元,具体交易价格将以资产评估结果为基础,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值得关注的是,汇银木业2024年度收入占ST景谷2024年度经审计营业收入的87.02%。在完成后,ST景谷主营业务规模将急剧下降,可能触发《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中关于“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且净利润为负”的退市风险警示指标。
ST景谷为何谋求脱手汇银木业?对此,ST景谷表示,因汇银木业自2024年以来经营状况不佳,2025年风险持续暴露,对公司的整体经营发展造成了极大拖累。考虑到公司目前自身经营发展所面临的困难,交易旨在将不良资产从公司剥离,减轻公司负担与压力,促进公司长期健康发展。
ST景谷称,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将剥离汇银木业51%股权,可快速隔离其债务、诉讼及经营风险。交易完成后,公司可以优化资产结构,改善财务状况。
另外,该次交易拟采用现金方式,不涉及发行股份。ST景谷认为,此举不影响公司股权结构,预计将降低资产负债率,提升持续经营能力,维护投资者利益。
千万元存货“失踪”
原控股股东可能面临刑事案件
即便面临主营业务规模急剧下降、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指标的局面,ST景谷也要推进资产剥离。不难看出,汇银木业对于ST景谷来说已成为“烫手山芋”。
在风险提示中,ST景谷提及,汇银木业近期涉及多项财产保全及诉讼事项、汇银木业原控股股东可能面临刑事案件等情形,其正常经营已经受到严重影响,在剥离过程中汇银木业可能持续爆发风险事项。
8月13日晚间,ST景谷公告称,汇银木业在年中库存盘点时发现,存在约1900万元存货盘亏。经核查,盘亏原因系近期汇银木业分管销售业务董事王兰存(原实际控制人之一),绕开公司内控系统监控及正常业务审批流程,导致汇银木业在盘点清查时出现库存亏空。部分货物很可能已被王兰存变卖,且变卖所得款项均已转入其指定的个人银行账户。
查明原因后,汇银木业近期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经核算,该事项将造成汇银木业约1900万元的存货盘亏损失,按持股比例归属于ST景谷的损失约为969万元。
另外,近期ST景谷密集发布汇银木业被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及进展相关公告。最新公告显示,汇银木业涉及财产保全及诉讼事项累计12项,涉案金额合计约为9515万元。汇银木业于8月14日收到《受案回执》,公安机关已正式受理王兰存涉嫌职务侵占案。
ST景谷称,由于涉及多项民间借贷纠纷、汇银木业主要生产经营资产已被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和生产经营资金安排等原因,目前汇银木业现有的纤维板及刨花板2条生产线均已停产。此次停产将导致汇银木业正常生产停滞、销售收入大幅下降,目前无法预计汇银木业复工复产时间。
斥资2.7亿元收购后业绩“变脸”
拖累背后周大福
公开信息显示,汇银木业成立于2012年11月,主营业务为:人造板制造、销售,木材加工,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其他林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货物或技术进出口。
2023年,ST景谷斥资2.7亿元,收购汇银木业51%股权。彼时汇银木业原实控人崔会军、王兰存承诺,汇银木业2023年—2025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不低于4353万元、5767万元、6404万元。
2023年,汇银木业踩线完成业绩目标。2024年,汇银木业净利润为-3245.80万元,未完成业绩承诺指标,崔会军、王兰存应向ST景谷支付业绩补偿款金额约1.42亿元,但该笔补偿款迟迟未能到账。后ST景谷将该笔应收业绩补偿款1.42亿元的债权转让给周大福投资。6月23日盘后,ST景谷公告称,公司已全额收到上述款项。
周大福投资于2018年成为ST景谷的控股股东,目前持有该公司55%的股份。但自2018年以来,ST景谷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且亏损规模有所扩大。
此次汇银木业“爆雷”,周大福投资再度出手“救场”。未来,周大福投资能否持续为ST景谷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