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农药行业的企业,悲喜并不相同。
在利民股份(002734.SZ)上半年净利润增长747.13%,先达股份(603086.SH)净利润预计增长2443.43%—2834.73%的同时,安道麦(000553.SZ)却预计上半年亏损5400万元到1.08亿元,红太阳(000525.SZ)预计上半年亏损1.68亿元—2.28亿元。
“我们的主要产品今年价格上涨。”利民股份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全球农化行业上半年确实是有复苏的迹象,但是制剂产品的价格整体上看还是疲软。”安道麦证券事务部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这样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农药行业上市公司在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不同的主营产品,面临着不同的价格状态,这给企业带来不同的命运。
农药企业业绩差异巨大
产品线覆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全品类的利民股份8月14日晚间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24.52亿元,同比增长6.6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747.13%。
“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提升,资产负债率明显下降。技术研发支撑力不断增强,化学合成创制计划稳步推进,与跨国公司的创新药开发合作进展顺利,产品规划梯次形成,配方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生物合成的研究方向扎实开展。国内外市场渠道日趋成熟,品牌建设全面深化。生产基地管理迭代升级成果明显,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社会责任进一步彰显,安全环保压舱石的基础更加牢固。集团业务流程再造效果显著,运营质量更加高效。”公司半年报用这样一段话对上半年的业务情况进行了介绍。
但利民股份并不是农药企业中业绩增幅最大的。早些时候,先达股份发布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至1.5亿元,同比增长2443.43%至2834.73%。先达股份称,这主要是由于公司主打产品烯草酮的市场售价上涨,带动公司产品毛利率的增长。
不过,依然有许多农药公司报告了较为疲软的半年度业绩。提供各类除草、杀虫及抗病解决方案的农药企业安道麦此前公告,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400万元到1.08亿元,预计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77亿元到1.23亿元。在公告中,安道麦使用了“价格疲软”一词。
红太阳则表示,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68亿元至2.28亿元,同比由盈转亏。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受国内外农药市场竞争激烈、供给端产能扩张加快、产品登记持续下证和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等多重影响。“公司部分主要产品价格仍处于低位徘徊,毛利率、开工率不及预期,而相关成本费用高于预期。”红太阳方面称。
另一家农药企业*ST辉丰(002496.SZ)则披露,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000万元至1500万元,同比下降56.85%—71.23%;扣非净利润亏损700万元至900万元。
业绩差异的关键词:产品涨价
《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那些业绩大幅上涨的农药企业,都是源于其主营产品出现价格的大幅上涨。
以利民股份为例,公司具备原药11.02万吨/年、制剂13.27万吨/年的产能,产品线覆盖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全品类,涵盖代森锰锌、阿维菌素、甲维盐、草铵膦等多个重要品种。其中,作为全球代森锰锌主要生产商,利民股份该产品受益于巴西大豆锈病暴发及渠道低库存。行业数据显示,今年代森锰锌市场价格从3月份的2.35万元/吨上涨至年中的2.5万元/吨,涨幅约6.4%,叠加主要原材料乙二胺价格下行,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推升厂商毛利率。阿维菌素方面,2025年6月的精粉价格51万元/吨,而年初的价格约为35万元/吨。同时,利民股份参股公司新河化工百菌清产品价格从1.8万元/吨涨至3万元/吨,贡献显著投资收益。
先达股份的主打产品烯草酮,其市场售价上涨幅度更是巨大。2025年7月报价已突破14万元/吨,部分出口订单达到16万元/吨。而在2025年4月初,该产品的价格仅为7万—8万元/吨。暴涨的原因是,该产品的龙头企业一帆生物宁夏工厂停产,导致全球出现30%产能缺口,该产品的关键中间体丙酰三酮、氯代胺严重短缺,库存快速见底,而该品种在大豆除草领域又缺乏替代品。
但对于多数农药产品来说,并没有出现大幅上涨。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统计,今年6月农药价格指数(CAPI)为79.48,环比小幅上涨0.47%,同比下跌3.77%。其中,除草剂价格指数为76.21,环比上涨1.07%,同比下跌8.12%。监测在内的47种除草剂产品中,加权平均成交价格环比上涨的26种,环比下跌的20种;加权平均成交价格同比上涨的10种,同比下跌的35种。杀虫剂价格指数为83.91,环比上涨1.07%,同比上涨0.32%。监测在内的37种杀虫剂产品中,加权平均成交价格环比上涨的19种,环比持平的4种,环比下跌的14种;加权平均成交价格同比上涨的15种,同比下跌的19种。6月,杀菌剂价格指数为86.44,环比下跌0.14%,同比上涨6.80%。监测在内的32种杀菌剂产品中,加权平均成交价格环比上涨的16种,环比持平的4种,环比下跌的12种;加权平均成交价格同比上涨的12种,同比持平的1种,同比下跌的17种。
“利民股份的增长速度在农药行业内并不具备代表性。其高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自身的特定优势。目前农药行业正在经历供给格局的重塑,随着‘正风治卷’行动的推进,未来三年内有望逐步形成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供需结构优化将推动产品价格中枢上移,进而带动企业盈利回升。”财经金融评论家余丰慧对《华夏时报》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