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会一个月后,浙江锦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华新材”)8月4日提交注册。公司拟在北交所上市,保荐机构为浙商证券。
此前,锦华新材已经历三轮问询,交易所关注的重点包括关联交易、业绩真实合理性、募投项目的必要性及合理性等。
作为国内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龙头,锦华新材主营业务涵盖硅烷交联剂、羟胺盐、甲氧胺盐酸盐等关键中间体。公司近年来营收持续增长,但面临下游周期下行、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多重风险,2025年业绩出现下滑,未来盈利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业绩下滑,核心产品单价下跌
2022年至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锦华新材营业收入分别为9.94亿元、11.15亿元、12.39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7841.75万元、1.73亿元、2.06亿元。
虽然报告期内业绩保持增长,但锦华新材2025年业绩出现下滑。经会计师审阅,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和扣非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9.98%、16.89%。公司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4.25%、5.47%和4.65%。
报告期内,锦华新材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硅烷交联剂、羟胺盐、其他产品等三大类。其中硅烷交联剂、羟胺盐收入合计占比均超过八成。
然而,公司的硅烷交联剂和羟胺盐产品平均单价均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报告期内,硅烷交联剂的平均单价分别为19718.17元/吨、19709.20元/吨和16105.11元/吨;羟胺盐的平均单价分别为10607.45元/吨、10042.87元/吨和9888.29元/吨。
锦华新材表示,未来若宏观经济进一步下行,硅烷交联剂产品部分下游行业持续低迷,触底回稳延后,为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存在公司继续下调硅烷交联剂产品销售价格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主要产品单价持续走低,但锦华新材的毛利率却逐年上升,报告期内分别为17.72%、27.65%和27.94%,着实令人困惑。而关于综合及各产品毛利率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类产品毛利率差异较大且变动趋势不相符的原因,交易所此前也要求公司作出解释。
此外,公司产能利用率并不均衡,部分产线闲置。2024年,公司硅烷交联剂产能利用率为76.15%,而羟胺盐和甲氧胺盐酸盐分别达107.24%和68.14%,乙醛肟产能利用率则仅为26.02%。锦华新材解释称,乙醛肟产能利用率仅为26.02%,主要因技改项目2024年6月完工并开始试生产,生产时间较短,因此产量较小所致。
最大客户和供应商均为关联方
报告期内,锦华新材第一大客户均为衢州硅宝同一控制下企业,锦华新材对衢州硅宝同一控制下企业的销售金额分别为1.43亿元、2.19亿元和2.4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43%、19.66%和19.64%。
招股书显示,衢州硅宝同一控制下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洪金根,洪金根与持有公司3.28%股份的股东洪根为兄弟关系。
除第一大客户为关联方外,锦华新材第一大供应商为控股股东。
报告期内,锦华新材的第一大供应商均为巨化集团及其控制的企业,采购金额分别为3.26亿元、3.05亿元和2.71亿元,占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37.88%、36.29%和28.93%,主要系公司向巨化集团及其控制的其他企业采购能源、原材料、委托加工服务等。锦华新材称,若公司未来不能严格执行相关内控制度并确保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定价公允性和决策程序完备性,则将对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巨化集团直接持有锦华新材82.49%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
交易所在此前问询中也要求说明公司是否对关联交易存在重大依赖,是否可能对公司的独立持续经营能力产生较大影响。
锦华新材本次拟募集资金5.93亿元,用于60kt/a高端偶联剂项目、500吨/年JH-2中试项目、酮肟产业链智能工厂建设项目。
锦华新材表示,若下游需求未能同步回暖,新增产能或面临消化压力。此外,募投项目建成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预计将每年新增折旧和摊销费用4475.56万元。如果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能按照计划实现预期效益,预计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