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晚间,西藏易明西雅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明医药”,002826.SZ)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帆正在筹划公司控制权变更事宜。
目前,前述事项正在筹划中,尚未签署正式协议,具有重大不确定性。为保证公平信息披露,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公司股票自2025年5月27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2个交易日。
IPO日报发现,公司的控股股东变更似乎早有预兆。
曾多次减持
公开资料显示,高帆为易明医药创始人,生于1968年,拥有美国居留权。目前,高帆并未在上市公司担任董监高职务,但在子公司有任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高帆持有易明医药4880.04万股,占总股本的25.59%,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就有投资者猜测,高帆是否会退出上市公司、公司的实控人是否发生变更。
公司公告显示,2021年9月,易明医药董事会进行换届选举。因任期届满,高帆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委员等职务,离任后,将继续在子公司任职。
截至当时公告的时间,高帆持有公司股票50971482股,持股比例为26.66%,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辞去上市公司管理岗后,高帆在大半年后宣布开启减持。
2022年6月,易明医药发布公告,因个人资金需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帆拟以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本公司股份总计不超过956万股,占该公司目前总股本的5%。
截至2022年12月减持计划届满时,高帆减持了63.58万股,占总股本的0.33%。
2023年2月,高帆再度发布减持计划,拟减持股份比例仍为不超过总股本的5%。
2023年6月,高帆根据自身减持实际情况,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本轮累计减持股份153.53万股,占总股本的0.81%。
整体来看,2022年6月—2023年6月,高帆共计减持了约217.11万股公司股份。如今高帆选择转让公司控股权,又是出于怎样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帆辞职加减持的“组合拳”前夕,公司曾经发起了一次定增,这也是公司上市以来宣布的唯一一次定增计划。
2021年4月,易明医药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本次发行对象为高帆,发行价格为7.06元/股,发行数量不低于28328612股且不超过49575070股,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不低于20000万元且不超过35000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但仅4个月后,公司上述定增募资方案就终止了,终止的原因是“公司综合考量目前资本市场环境及公司业务发展规划等因素”。
业绩不温不火
据悉,易明医药于2016年登陆资本市场,长期以来致力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老年慢性病症治疗及妇科产科领域核心产品的开发和研究,重点经营产品涵盖米格列醇片、红金消结片、多潘立酮片、蒙脱石散、盐酸纳美芬注射液等。
上市以来,易明医药的业绩表现可谓不温不火。
2020年-2024年,公司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60261.93万元、72545.91万元、85673.43万元、66703.90万元、65188.39万元,净利润分别为4109.12万元、4347.33万元、4611.59万元、1572.56万元、4746.00万元。
2023年,公司收入同比下滑22.14%,净利润则是大幅下降65.9%。
对此,公司指出,2023年,市场行情、医药行业大环境及政策发生变化,公司第三方合作产品瓜蒌皮注射液、卡贝缩宫素注射液业绩均未达年初预期。此外,公司收购来的控股子公司内蒙古博斯泰企业管理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博斯泰”)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公司因此对其进行计提商誉减值金额约2000万元。
据悉,2021年8月,易明医药宣布拟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博斯泰51%的股权,交易价格为3060万元。由于彼时标的公司才成立不到半年,而收购溢价接近17倍,受到了不少市场人士的质疑。
如今,易明医药的实控人即将发生变化,公司在新实控人的带领下能否走出“原地徘徊”的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