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5月25日当周(下同),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4单上市申请,终止审核1家企业的IPO申请。
上述4家企业分别为申报沪市主板的长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裕集团”)、申报深市主板的洛阳盛龙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盛龙股份”),以及申报北交所的深圳市沛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沛城科技”)、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华股份”)。
终止审核的企业为佳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佳源科技”),过会将近2年,最终以撤单告终。该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对国家电网的销售收入占营收的比例在70%左右,业绩高度依赖国家电网。
一周新增受理4单上市申请
当周新增受理的4单IPO申请,来自沪深交易所的各1单,2单来自北交所。
5月21日,沪深交易所主板同时新增受理了1单IPO申请,这2家企业分别为长裕集团、盛龙股份。其中,长裕集团是沪市主板年内首家获受理的IPO企业。
紧接着,5月22日,沛城科技、康华股份两家公司的上市申请获得北交所受理。
其中,沛城科技从事第三方电池电源控制系统(BMS、PCS等)自主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以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为核心的元器件应用方案。
2022年度~2024年度(报告期),沛城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8.50亿元、7.64亿元、7.33亿元,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系受下游行业需求变动所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242.40万元、1.13亿元、9344.49万元,2024年净利润有所下降。
除了存在下游部分应用领域需求波动等因素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外,沛城科技还存在毛利率下降的风险。报告期内,该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4.82%、30.06%和28.57%,各年度毛利率变动主要系产品收入结构变动所致。
“如果未来行业竞争加剧,或公司未能成功研发出更高售价或更低成本的产品,或上游原材料价格出现波动,则公司综合毛利率存在下降的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沛城科技称。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期内,比亚迪(002594.SZ)均为沛城科技前五大客户,不过销售金额和销售占比连年下降,其中销售额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10.62%、5.62%、5.19%。
具体而言,比亚迪在2022年为沛城科技第一大客户,2023年为第二大客户,到2024年已降为第四大客户,沛城科技第一大客户变为欣旺达(300207.SZ)。
从今年整体受理的上市申请来看,截至5月25日,沪深北交易所年内共新增受理18单上市申请,其中北交所是主力,新增受理了12单;上交所受理了4单,深交所受理了2单。
在5月22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表示,持续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改革,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继续发挥好创新试点相关制度的功能,支持优质的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更大力度支持优质的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
佳源科技业绩依赖国家电网
过会将近2年的佳源科技,最终以撤单告终。
该公司申报创业板的IPO申请于2022年9月份获得受理,当年10月份进入已问询环节,再于2023年7月7日过会,此后则处于停滞状态,直至今年5月23日因撤单而终止审核。
佳源科技主要从事智能融合终端(TTU)、低压分路监测单元(LTU)等智能电力物联终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智能配电站房、远程智能巡视等数字化解决方案。
该公司的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0年度~2022年度(报告期),该公司对国家电网(按同一控制口径)的销售收入合计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75.31%、63.35%和79.44%。其中,对国网江苏的销售收入合计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8.22%、24.09%和16.07%。
这意味着佳源科技的经营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电网。此外,该公司智能融合终端(TTU)产品为符合国家电网及其下属公司的技术要求,主要采用智芯版的PCBA主控板。上述PCBA主控板均向北京智芯微(国家电网下属子公司)采购,导致佳源科技对北京智芯微存在一定的依赖。
佳源科技也存在因新一代智能融合终端版本迭代及智慧配电站房业务放缓,带来业绩持续性不利影响的风险。
报告期内,佳源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2.48亿元、5.28亿元和5.81亿元。佳源科技称,2022年度整体业绩增速放缓,主要受TTU版本迭代和智慧配电站房的实施进度不达预期等因素影响。
该公司称,当前新一代智能融合终端还未大规模交付部署,存在技术标准、产品形态进一步迭代的可能,导致公司已获取的订单无法及时交付形成收入,同时公司新获取的订单受招标暂停和延滞的影响。若新一代智能融合终端进一步更迭确定后,公司无法及时跟进产品的研发、订单获取及交付,TTU收入存在进一步下降的可能,进而对公司业绩持续性造成不利影响。
根据2023年6月30日的招股书,当时佳源科技配电站房数字化解决方案业务主要集中在江苏省内,其他部分省份正处于小批量推广过程中。“若江苏省内智慧配电站房业务实施进度放缓或其他省份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智慧配电站房业务收入存在增速放缓或下降的可能,进而对公司业绩持续性造成不利影响。”佳源科技称。
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国源网佳产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国源网佳”)成立于2020年11月,当年12月即入股佳源科技,以6.00元/股的价格认购了佳源科技666.00万元的出资额,成为佳源科技第六大股东,对应持股比例为4.56%。
国源网佳为有限合伙企业,其有限合伙人国网英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网英大”)的股东包括国家电网。佳源科技与国网英大共同投资设立网芯基金、智芯研创。
对此,交易所在问询中要求佳源科技说明,与国家电网、国源网佳的合作背景,国源网佳入股后对佳源科技销售收入、经营业绩、原材料获取、产品定价、在手订单等生产经营方面的影响,佳源科技业务成长性、业绩可持续性是否对国家电网、国源网佳及其关联方存在重大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