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中游的白酒版图上,江西始终是个独特的存在。这个承东启西的枢纽省份,孕育了四特酒“清、香、醇、纯”的独有“特香”,也见证了一个区域龙头七十余载的沉浮曲线。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底气。”这位曾带领四特酒复兴的本土企业家,在2023年企业经营管理会上的表态,标志着这个拥有70年历史的企业正以“二次创业”开启新突围。
从低谷到复兴
廖昶三十年与一座酒厂的命运羁绊
四特酒的前身可追溯至清末“娄源隆”酒坊。当时,娄源隆酒坊继承并改进了江西宜春樟树的传统酿酒技艺。为了防伪,娄源隆在酒坛子上贴了“特”字,表示酒特别优质,后来改为贴四个“特”字,表示酒比以前更优质,“四特酒”的名字也由此而来。
廖昶与四特酒的故事也是在这个时候开启。1998年,江西南昌人廖昶,在三十出头的年纪便被任命为四特酒副总经理,他扎根本土,情系家乡,更深谙江西白酒文化基因、洞悉本土市场脉络,依托长期积累的经销网络资源,为后来四特酒的“黄金时代”奠定了深耕基础。
2002年,在四特酒工作近四年后,廖昶临危受命,出任江西四特董事长兼总经理,全面执掌四特酒帅印。为摆脱当下困境,他带领四特酒团队扎根市场一线夙兴夜寐、艰苦奋斗,精准把脉市场;同时对企业内部问题仔细分析,刻苦钻研,从品牌、营销、管理、文化四个方面形成共同目标,凝聚全体四特酒员工。
而后他大胆实施“断腕式”改革,砍掉52个冗余产品,聚焦中高端市场,更在2010年正式推出四特东方韵系列,通过“主副品牌”战略(四特+东方韵)切入100—500元价格带。2009年,四特酒斥巨资建设承延园项目扩产,2011年投产后新增酿酒能力约4万吨、灌装能力7万吨,新增就业岗位千余人,带动了江西地方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至此,从扎根乡土到重振地方名企,廖昶用10年的时间与四特酒完成深度绑定——当这个江西本土品牌迎来黄金时代时,掌舵者与企业的关系早已超越职业经理人范畴,升华为休戚与共的命运联结。
当然,从另一维度来看,四特酒的复兴不是偶然,当行业在规模扩张与价值深耕间摇摆时,廖昶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让这家发轫于1952年的企业牢牢抓住发展机遇,向着“百年酒企”的航程稳步锚定。
品质进阶
带领特香型白酒的现代化突围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白酒行业的周期律亦在悄然转动。市场规律昭示,没有企业能永驻浪尖,在面对名酒挤压的凛冬里,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规模势能转化为价值锚点。
近三十年的四特酒生涯,廖昶更懂得成在何处,败在哪里。他知道,“二次创业”的本质上是一场关乎存亡的质量革命——在茅台、五粮液等头部品牌渗透江西市场,唯有将特香型工艺淬炼为不可替代的价值锚点,方能守住企业的生存红线。
作为江西省唯一拥有独立香型标准的企业,四特酒的“12353”非遗工艺既是荣耀,也肩负着在传承中创新的时代使命。
四特酒与南昌大学等院校、企业参与的《原生质体诱变-环境胁迫定向选育耐受菌株精准酿造关键技术及应用》科研项目,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四特酒在酿酒行业科学技术工作中贡献突出,《特香型新型大曲工艺及在酿造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荣获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特香型四特东方韵白酒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通过持续质量管理提升与技术创新,四特产品45%vol十五年(第五代)斩获2024年度酒类新品“青酌奖”,也让“饮后舒适度”成为四特酒特香型征战高端市场的通行证。
2021年8月,四特酒定制封坛酒“玺藏·拾”正式面市,并在2023年12月,顺利通过江西省新产品验收。2024年,公司申报的“四特玺藏·拾酒新产品研制与开发”项目,被授予2023年度“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三等奖。6月,“玺藏·拾”经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专家审定,获评2023年度江西省优秀新产品壹等奖。目前,“玺藏·拾”拥有两项发明专利。
更具颠覆性的是四特品鉴天团的“四维评测”——酒体舒适度综合提升行动,由国家级白酒评酒委员、国家一级品酒师、四特酒酿造大师领衔,涵盖四特高层、生产、营销等全体系品鉴团,贯通生产与市场的品质攻坚,通过“香气舒适度”“口感”“饮后体感”等4项指标,模拟消费者真实饮酒场景,收集反馈数据,并建立24小时体感监测数据库,总结分析并出具评估报告。四特酒质量管理部门依据酒体测试评估报告,不断优化精进四特酒体,确保酒体饮后的舒适度满意。这种“用舌头投票”的品控模式,使最终产品的口感和香气达到统一、协调的标准,保证每一瓶四特美酒都具有极佳的品质风格。
在工艺创新的疾驰中,廖昶却也始终紧握着传承的缆绳。
为做好公司勾调人才梯队建设,确保特香勾调技艺不断传承发展。据悉,2025年4月8日,在四特酒质量相关部门以“匠心传承,特香永续”为主题的勾调拜师活动上,徒弟们依次上前递交拜师帖,双方郑重署名,正式确立师徒关系。其后,徒弟向师父鞠躬敬茶,改口称“师”,并互赠拜师礼。师傅们以“勾调三器”——微量定量器、量筒、锥形瓶送给徒弟们,寓意“传技、传心、传道”。徒弟们回以“束脩六礼”(包含肉干、芹菜、桂圆、莲子、红枣、红豆)以示尊师重教,感念师恩。
组织进化论
传统酒企的数字化重生
回顾行业发展规律和四特酒的历史不难发现,无论是运用现代化手段的品质进阶,还是大刀阔斧地市场改革,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据悉,在智能化时代的浪潮之下,理念、模式、方法必须改变。四特酒率先启动管理架构系统性变革:通过数字化工具贯通营销全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打造精准营销场景;经销商业务实现全流程数字化,政策透明直达,数据实时可查,提升执行效率;同时,运用数字化手段追踪费用流向,提升投放精准度,激发终端与消费者参与度。
对于四特酒的系列改革,有业内人士表示:“在目前存量竞争市场,四特酒的一系列供销体系改革可以说改善了企业经营的基本面,提升了四特酒的产销效率,这直接带动了品质的提升以及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并且为四特酒下阶段的增长奠定了数智化的技术与组织基础。面对行业新周期,四特酒管理层的一系列举措起到了稳定企业与市场的积极价值。”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路走来,廖昶一直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在传承传统技艺与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促进企业健康长远发展,持续提升特香型白酒质量及风味口感,促进了中国白酒的健康发展。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四特酒的企业精神,也是廖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凭着对国家、社会、企业和员工的强烈责任感,对四特酒发展的强烈事业心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正不断地在自己的人生征程上踔厉奋发,赓续前行。
“作为特香型白酒的代表,四特酒具有‘浓头酱尾清中间’的独特风味,是特香型标准的开创者与引领者,拥有三大厂区,领先区域的产能储能优势,为四特酒的品质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并且依托天工、东方韵、星级等系列产品,四特酒拥有较为完整的产品线,覆盖了多层次的消费市场,最后就是四特酒坚持文化塑造,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与消费口碑。”一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四特酒拥有品类与品质多重优势,也在江西精耕多年,消费基础较好,市场普遍认为,四特酒只要战略得当,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