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投资币>

正文

香港率先立法放行合规稳定币,影响几何?

2025-05-24 23:00:00来源:最新资讯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中国香港在全球率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近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于2024年底提交的《稳定币条例草案》(下称《

中国香港在全球率先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

近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于2024年底提交的《稳定币条例草案》(下称《条例》)经香港立法会三读通过。今年年底前,合规的香港稳定币有望正式落地。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大宗商品等其他传统资产挂钩的数字货币。

《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中国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在中国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牌照申领者需维持面额兑付能力,确保在合理条件下能够履行赎回承诺;其储备资产应独立分隔并审慎管理;同时,还需满足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义务、信息披露、审计机制与人员资质等多方面要求。

“该《条例》的实际推进路径兼顾了行业发展与监管节奏之间的张力,预设了过渡期与细则咨询机制,并将场外交易(OTC)监管及托管业务纳入下一阶段改革议程。”多位受访行业专家分析指出,从制度演进的视角来看,这种阶段式、模块化监管布局为中国香港未来构建更完整的虚拟资产金融市场奠定了基础。随着未来互认机制与跨境监管协调工作的展开,中国香港或将在全球虚拟资产合规体系中占据一个关键枢纽位置,为Web3.0(第三代互联网)生态提供一个法理与市场兼容的集成平台。

率先立法放行稳定币

在全球探索发展稳定币的当下,中国香港率先通过立法放行合规稳定币。5月21日傍晚,中国香港特区立法会三读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预计将在今年内生效。《条例》实施后,任何人如在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及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香港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

根据中国香港的法定授权体系,该专员根据《外汇金条例》委任,以协助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执行该条例授予的职能等。该专员的权力、职能及责任,由《外汇基金条例》《银行业条例》《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条例》《存款保障计划条例》及其他有关条例明文规定。

要获得牌照,申请方须满足资本充足性(最低实缴资本2500万港元),符合储备资产管理(与流通稳定币面值等值的高流动性资产)及赎回(无附加条件赎回权)等方面的规定。《条例》还要求妥善分隔客户资产、维持健全的稳定机制,以及须在合理条件下按面额处理稳定币持有人的要求。同时,申请方还须符合一系列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管理、披露规定及审计和适当人选等要求。

数字资产金融服务集团HashKey Group首席分析师丁肇飞告诉记者,“多币种”+“价值锚定监管”可称为亚洲乃至全球的监管模板。香港模式既不同于欧盟MiCA框架的“功能监管”,也有别于新加坡的“分级牌照”体系,而是开创性地采用“价值锚定监管”原则——只要涉及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无论其发行主体所在地,均纳入监管范围。即若在香港发,任何稳定币都受香港监管,若不在香港发,只要是和港币挂钩的部分,也要受香港监管。这种制度设计使香港在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抢得先机。

中国通信工业协会区块链专委会共同主席于佳宁对记者分析称,从制度设计角度看,该条例的亮点在于其监管逻辑与国际标准的高度对齐,并通过“发币即受牌照监管”的原则实现监管对象的边界清晰化。香港并未采取“先容许、后补监管”的事后矫正模式,而是选择前置监管介入,以许可制为基础确立风险管理门槛。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条例对锚定港元的稳定币亦设有约束性条款,防范未经批准者“境外铸币”行为,维护货币主权在虚拟资产生态中的法律边界。这种将虚拟资产的金融属性与货币治理结构嵌套式结合的做法,是全球少数具备制度完备性的尝试之一。

丰富香港数字金融生态

立法放行合规稳定币,将如何影响香港的数字金融生态?

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执行委员高承实对记者分析指出,立法放行合规稳定币将对香港的虚拟资产和Web3.0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明确的监管框架有助于吸引全球投资者和企业参与香港稳定币的发行和使用,将提升香港作为数字资产交易和创新中心的地位。

“稳定币作为当前规模最大的RWA(真实世界资产),其合法化和规范化为金融资产的代币化、智能合约应用等创新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也为其他RWA的发行和管理提供了借鉴。稳定币可用于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和降低成本,特别是在与东南亚等地区的贸易中具有潜力。此外,稳定币作为Web3.0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范化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去中心化应用生态系统。”高承实表示。

丁肇飞认为,香港率先立法放行合规稳定币这一监管举措,为稳定币发行提供了合法化路径,有望推动与法币挂钩的加密货币在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DeFi)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进一步促进加密货币的大规模采用,丰富香港的数字金融生态。作为虚拟资产监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例》与此前实施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监管制度形成有效互补,共同构建起完整的监管架构,为Web3.0产业在香港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国际视角来看,这一监管政策顺应了全球主流趋势,与美国GENIUS法案、欧盟MiCA法案等国际监管标准相呼应,有助于巩固中国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增强对全球Web3.0项目和人才的吸引力。

于佳宁认为,稳定币作为Web3生态中最核心的流动性基础工具,其法律地位一旦明晰,直接影响去中心化金融、加密支付、跨境清算,以及虚拟资产交易等多个子系统的运转效率与制度合规程度。《条例》的落地标志着香港正在主动构建可监管的底层金融公共品,为Web3.0的基础设施搭建提供了清晰的合规起点,也为未来的链上金融服务与现实金融系统对接创造了可信赖的制度枢纽。

“长期来看,条例为香港构建‘技术—制度—金融’三元耦合的创新框架提供制度起点。”于佳宁表示,一方面,它有助于香港在全球加密金融格局中确立具有法律背书的先发优势,吸引具备跨境业务能力的稳定币发行主体和Web3.0基础设施提供者落户本地;另一方面,其对锚定港元稳定币的制度化管理,将有望推动香港构建本地货币主权延伸至链上的数字映射体系,进一步夯实香港在数码资产国际流通中的结算功能。

争取全球数字金融话语权

在全球数字金融加速发展的当下,香港率先立法放行合规稳定币有何深远布局?

丁肇飞分析指出,《条例》的出台揭示了香港特区政府在Web3.0领域的系统性布局。首先,香港正着力构建全球领先的Web3.0监管框架,在已实施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监管和稳定币发行监管基础上,下一步将启动场外交易(OTC)和托管服务的立法咨询,逐步形成覆盖“发行—交易—流通—托管”全链条的闭环监管体系。

其次,香港积极推动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计划通过与内地监管机构的合作,探索离岸人民币(CNH)稳定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应用场景,并与数字人民币(e-CNY)试点形成有效衔接。这一举措不仅将促进稳定币在支付和跨境贸易领域的实际应用,还将强化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

更为前瞻的是,香港金管局计划在2025年发布RWA(真实世界资产)操作指引,推动包括债券、房地产、大宗商品等传统资产的链上代币化进程。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实现自动分红、利息分配等功能,香港正在着力培育一个融合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的创新生态,为Web3.0发展开辟更广阔的应用空间。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现了香港打造全球Web3.0枢纽的雄心与路径。

于佳宁认为,从《条例》所体现的政策逻辑来看,香港在Web3.0领域的未来布局,已不仅仅是围绕合规监管展开,更是在谋求一种制度型平台角色的确立,其核心战略目标正悄然从吸引资本转向重塑规则。意味着香港希望在全球Web3.0秩序尚未定型之际,率先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制度原型,在新兴金融架构中争夺基础设施提供者与治理方案输出者的地位。

于佳宁表示,香港对Web3.0的愿景,已经悄然从科技驱动的金融创新中心转向面向全球的新型信任机制试验场。《条例》正是对新制度信任的有形回应,宣示一种主权与市场共建的Web3.0秩序观。这种秩序观,是香港在后美元时代争取全球数字金融话语权的切入口。未来的Web3.0,不只是技术堆栈与资产价格的游戏,它将深刻地参与全球法律、金融主权和价值锚定体系的重组,而香港显然已将这一趋势视为战略机会。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