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制程3纳米(nm)、已大规模量产……一连串的剧透,让今晚的小米战略发布会格外引人瞩目。小米“玄戒O1”芯片也当之无愧成为全场的主角,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详解了这块自研大芯片的数据。
它的出现,让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中国第二家具备自研手机系统级芯片(SoC)能力的手机厂商,这无疑是中国科技产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也跨出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在顶尖领域从突围的关键一步。
一般而言,芯片的出品大致分为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环节。从发布会的解码来看,小米“玄戒O1”主攻芯片设计这一环,走的是与高通、苹果等公司相似的路径——“无工厂设计公司”(Fabless)模式,专注于芯片的设计和销售。
雷军表示,小米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与苹果最新一代的芯片相同,并透露了更多细节:实验室跑分突破300万,集成了190亿个晶体管数量,芯片面积仅109mm²,CPU采用十核四丛集,GPU采用了Immortalis-G925 16核图形处理器,是“第一梯队的性能表现”。
“出道”即大规模应用。记者获悉,现场发布的三款新品——小米15SPro、小米平板7Ultra,小米手表S415周年纪念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均搭载了自研的“玄戒O1”芯片。雷军说他自己已经试用了小米15SPro一个月,“感觉非常好”。
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介绍大芯片的时候,雷军在好几个瞬间,几近哽咽。
资料显示,小米11年前就有一个“芯片梦”,不过此前一度折戟。“四年前重启大芯片战略,我们反复犹豫、反复思考,因为要做好长期战斗,长期投资的准备。”雷军说。为了这颗芯片,截至今年4月底,小米已经在研发上砸了135亿元,目前相关研发团队规模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不过雷军也坦言,与巨头相比,小米芯片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硬核科技的探索道路上,小米是后来者、是追赶者,一定不完美,但只要开始追赶,我们就在赢的路上。”他说,小米为芯片制定了长期持续投资的计划,至少投资十年,至少投资500亿。
为什么再难也要上?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当下看,玄戒O1能降低小米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提升生态协同能力,特别是在当下国际贸易摩擦不断的形势下,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最大程度避免受制于人。此外,从未来趋势看,先进制程工艺已成为手机芯片的关键,也是底层核心赛道,这将为6G通信技术到来的后续优化留出空间。
专家表示,小米“玄戒O1”的发布,表明中国企业在高端芯片设计领域已具备竞争力,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在顶尖领域突围的关键一步,为国产芯片的自主可控、上下游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最后,引用雷军在发布会上最动人的一句话收尾:这个世界终究不会是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