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正在经历一场身份认同危机。
曾以和平、繁荣、多边主义为标签的欧洲,如今正在谋求更多的战略自主权。
“很难想象,我们(欧洲)不再利用和平的红利,却在考虑不同的支出——我们必须再次把钱花在国防上,而不是花在脱碳和气候上。”2025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期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克·乌赞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
马克·乌赞(Marc Uzan)是重塑布雷顿森林委员会(Reinventing Bretton Woods Committee)的执行董事兼创始人,该非营利组织成立于 1994 年,致力于改革国际金融架构。
今年4月,美国面向世界各国推出所谓的“对等关税”政策,扰动全球金融市场,欧元却逆势升值。近期,欧盟及欧洲央行密集表态,提升欧元储备货币地位的呼声再起。
“许多尚未使用欧元的欧盟国家,会意识到加入欧元区是更好的选择。”马克·乌赞表示。
所谓储备货币,是各国用作外汇储备的货币,具备可自由兑换、广泛用于国际结算的特点。一战前的英镑、二战后的美元均担任过这一角色。
自4月2日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后,欧元却在整个四月份逆势走强。尽管欧洲央行同期还宣布降息,欧元兑美元一度录得6.5%的区间涨幅。
5月12日,中美两国在瑞士日内瓦就关税和贸易问题发布联合声明,达成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此背景下,欧洲的态度引人关注。欧洲央行管委诺特日前表示,加强欧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可能提升欧洲的战略自主性。
欧洲开始谋求战略自主,美国的转变是一个触发因素。
马克·乌赞向记者强调一系列问题:美国是否还是欧洲稳定的跨大西洋伙伴?欧洲能做些什么来对抗美国外交政策的不可预测的转变?欧洲是否应该更多地投资于国防、能源、技术等战略自主相关的领域?
“欧洲人正在经历一场身份认同危机。欧盟以往被定义为和平、繁荣、多边主义,但想想我们在贸易战上的措辞,谈论设置障碍、考虑如何应对美国,这对欧洲来说是前所未有的。”他对记者表示。
他表示,我们正在迈向一个更加多极化的世界,欧洲需要恢复自身的竞争力。欧洲在美国的马歇尔计划下获得了近80年的和平与繁荣,现在这种“和平红利”不再生效,欧洲必须把更多钱花在战略自主的领域,而不是脱碳和气候上。
去年,欧洲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受欧盟委托,提交了一份关于欧洲未来竞争力的报告,指出欧洲赖以生存的根基正在动摇,“要么彻底变革,要么慢性死亡”。这份定期报告使欧洲加快了建立资本市场联盟的想法,欧元区可能会再次扩张。
欧元区的范围小于欧盟。目前欧盟共有27个成员国,其中20国使用欧元。马克·乌赞表示,一些暂未使用欧元的欧盟国家,例如瑞典、捷克、波兰等可能会意识到加入欧元区是更好的选择。
“过去,欧洲央行没有推动欧元为储备货币,但现在可能不同了,因为当前全球经济更多是由地缘政治驱动。关税冲击带来一系列后果,如果要减少与美国的贸易,就要增加在欧盟内部的贸易,这会加速欧元成为储备货币。”
此外,马克·乌赞认为有必要再次发行欧元债券,为欧洲转型提供资金。“我们需要展示欧盟可以作为一个大陆来筹资,而不是以法国、德国或意大利的名义。”
全球金融秩序需重构
尽管已经成为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仍留下了一些制度遗产。
去年,马克·乌赞等学者庆祝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成立80周年。这两个国际组织是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成立的,至今仍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全球经济遭受了多轮冲击,多重危机(Polycrisis)作为一个新词开始在西方流行,加拿大Cascade研究所将其定义为多个全球体系中的危机相互纠缠,严重损害人类前景的状况。近期,美国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再次加剧了人们对美元体系的不信任,许多国家开始推动本币结算。
“特朗普的第二个任期明显背离了美国的战后承诺。美国越发不像一个规则制定者,而是系统破坏者。”马克·乌赞表示。
在此背景下,马克·乌赞等学者认为,应该推动IMF和世界银行重构80年前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使得这些国际组织的使命和职责发生变化。
谈及布雷顿森林体系需要重构的原因,马克·乌赞表示,首先是经济实力的相对变化。中国已经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巴西、南非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亦令人瞩目。但令人沮丧的是,新兴市场的声音没有得到很好的传达。
“过去,IMF的总裁都来自欧洲,世界银行的行长都来自美国,这给人一种垄断感。我们担忧它们没有像预期那样合法运作。”他表示。
他进一步提示,若美国认定其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越来越不符合国家目的,可能会决定撤出,全球金融体系面临着陷入紊乱的风险。“世界在变得更加多极化,我们需要摸索,为眼前的多个优先事项制定新的规则。”
马克·乌赞表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维护全球金融稳定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例如,中国主导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推动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还在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之间达成一系列重要协议。
他表示,这是一个全球经济重新平衡的时刻。中国要推动国内经济向内需主导型转型;美国要增加储蓄,减少预算赤字和高额债务;欧洲则迫切需要恢复竞争力。
“重构全球金融和贸易的秩序,我认为是可行的,需要通过类似IMF的独立国际机构将关键参与者聚集在一起。贸易战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