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间,联赢激光回复上交所问询函,可以看出,监管层重点对联赢激光的前五大客户销售变动、第四季度收入确认、长账龄欠款、存货等问题进行问询。
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收入同比下滑
下游锂电业投资增速放缓是主因
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1.5 亿元,同比下降 10.33%,分主要业务看,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22.53 亿元,同比下降 23.75%,毛利率同比减少 3.54 个百分点;消费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5.51 亿元,同比增长 261.95%,毛利率同比增加 2.6 个百分点;汽车及五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1.94 亿元,同比下滑 16.2%,毛利率同比减少 4.63 个百分点。
上交所要求说明报告期各主要业务前五大客户销售变动情况及原因,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收入同比下滑的原因,并结合在手订单、下游客户需求等变化情况,说明该业务订单获取能力和盈利水平是否存在较大风险,是否已充分提示风险。
对此,联赢激光回复称:公司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消费电子业务及汽车及五金业务前5大客户2024年销售额合计占比分别为55.79%、79.67%和46.87%,主要业务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相对较高,但不存在单一客户收入占比超过50%情形。2024年公司主要业务的前五大客户多数是行业知名公司,大多数客户与公司合作多年。公司主要业务部分前五大客户2024年销售金额变动较大,主要系由于客户需求变化、设备采购不均衡、新增产能释放等所致,具备合理性。
2024年度,公司动力电池及储能业务因合同变更和取消合同导致合同减少金额分别4,983.77万元和5,360.00万元,因客户原因暂停项目导致合同延期4,225.97万元,上述三项金额合计为14,569.74万元,占2024年动力电池及储能业务的销售额比例为6.64%,占比较小。2024年公司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收入同比下滑,主要系下游锂电行业投资增速放缓叠加设备行业竞争激烈,公司控制风险、放弃部分低毛利率订单所致。
在手订单方面,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订单含税金额为35.00亿元,其中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为26.29亿元;截至2025年4月末,公司在手订单含税金额为41.14亿元,增长率为17.54%,其中动力及储能电池业务为28.68亿元,增长率为9.10%。近期,动力电池下游产业链企业相继宣布启动或加码扩产项目,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期赴港上市融资356.6亿港币,用于产能扩张、技术研发等;BYD(H.K.)CO.,LIMITED近期融资434亿港元用于海外市场的扩张、技术研发深化等,2025年锂电行业对设备的需求将增加。随着客户扩产计划的推进,公司2025年在手订单呈现增长的趋势。
1-2年应收账款余额同比增2倍
主要客户回款速度较慢
年报显示,2024年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18.43亿元,同比增长14.18%。期末一年以上应收账款余额10.04亿元,同比增加6.2亿元,占整体比重提升至54.5%,其中1-2年应收账款余额8.77亿元,同比增长2倍,2-3年应收账款余额0.8亿元,同比增长82.73%。
上交所要求结合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账龄分布情况,说明公司账龄结构分布及变化是否符合行业特征等问题。
联赢激光表示,海目星、先导智能、利元亨及公司的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均为锂电动力电池智能制造行业且产品的定制化程度高,具有可比性。公司与这三家可比公司2024年末1-2年、2-3年应收账款余额占比较接近,变动趋势也类似:1-2年应收账款余额相比上期都呈现不同比例的增长,海目星、先导智能、利元亨及公司增长比例分别为22.03%、51.47%、137.76%和200.91%;而2-3年应收账款余额变动趋势除海目星外,公司、先导智能和利元亨均呈现较大比例增长,分别为81.49%、2,449.14%和82.73%。受到下游投资放缓影响,同行业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主要客户回款速度较慢的情形,使得1年以上应收账款增长较多。
库存商品的订单覆盖率为45.41%
符合公司的备货策略
年报显示,2024年末公司存货余额21.3亿元,其中,库存商品5,094.86万元,同比增加13.64%;发出商品13.62亿元,同比减少23.65%,报告期新增计提跌价准备3,603.32万元。
上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报告期末库存商品的订单覆盖率,并说明提前备货的原因及合理性,是否符合公司备货策略,是否存在长期未结转的情形及原因。
联赢激光表示,公司报告期期末的库存商品订单覆盖率为45.41%。公司激光器及焊接机部分为标准产品,会根据订单需求提前备货,符合公司的备货策略。截至2024年末,提前备货的主要内容为部分原材料和库存商品中的激光器及激光焊接机产品。具体而言,部分激光器及焊接机为标准产品,PMC计划部会根据历史出货数据预测未来三个月的激光器销量,下单生产激光器,因此存在少量备货;非标件原材料按合同需求采购,通用原材料分批次购买并保持合理库存,符合公司业务需求。存在部分一年以上发出商品长期未结转,主要系客户需求变更调整,导致验收周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