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同意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参与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至此,连同此前已获批的前两批改革试点,共有三期资金参与“鸿鹄基金”。
中国人寿方面表示,鸿鹄基金三期将一以贯之地秉持市场化、法治化和“长钱长投”原则及方案框架,坚持保险资金长期资本属性,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理念看待资本市场大势。公司将投资并长期持有公司治理良好、经营运作稳健、股息相对稳定、股票流动性相对较好,且具备良好股息回报的大盘蓝筹公司股票,进一步减少股价短期波动对保险公司财务报表的影响,促进实现长期、稳定、可持续的投资收益。国寿资产及相关机构将尽快推进鸿鹄基金三期落地相关工作,实现中长期资金尽早入市,坚定做资本市场的“耐心资本”,全力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鸿鹄基金二期也计划于近期投资入市。据悉,鸿鹄基金二期于今年3月获批,规模为200亿元,由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各出资100亿元发起设立,是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的私募证券基金。
此前,在金融监管总局的指导和支持下,中国人寿与新华保险联合发起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鸿鹄基金,率先开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并于2024年3月4日正式启动投资。截至2025年3月初,鸿鹄基金一期已成功投资落地500亿元。
数据显示,险资入市步伐加速,一季度险资加大股票投资力度。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一季度保险资金运用情况显示,2025年一季度保险行业资金运用余额为34.9万亿元,同比增长16.7%,较年初增长5.0%。其中,人身险资金余额为31.4万亿元,一季度增配债券、股票与长期股权投资,减配银行存款与基金。在权益资产配置方面,股票占比为8.4%,较年初提升0.9个百分点;基金占比则较年初下降0.3个百分点,降至4.7%;非标为主的其他类占比较年初大幅减少1.8个百分点,降至19.2%。
从行业来看,险资正增持交通运输、食品饮料行业,减持公用事业、石油石化行业。华创证券研报统计显示,截至一季度末,险资重仓流通股合计市值达到约5860亿元,其中股息率不低于3%的高股息占比为68%。险资重仓持续集中于银行股。从行业持仓市值分布来看,险资重仓流通股中银行占比为46%,环比去年四季度末增长1个百分点。居于其次的前五大行业分别是交通运输、公用事业、通信、电力设备,环比分别增长2个百分点、下降1个百分点、增长1个百分点和持平。从持仓数量环比变动来看,截至一季度末,险资重仓流通股中共有11个行业季度间环比增持,前五分别是交通运输、食品饮料、有色金属、环保、轻工制造;共有19个行业环比减持,前五分别是公用事业、石油石化、通信、传媒、机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