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日,华为正式对外发布搭载了鸿蒙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PC端,也就是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这一操作
19日,华为正式对外发布搭载了鸿蒙系统的笔记本电脑,标志着国产操作系统在PC端,也就是个人电脑领域实现重要突破。这一操作系统有何新特点,将带来什么样的产业影响?
此次新发布的鸿蒙电脑端操作系统,历经5年研发,实现了从内核层的自主研发,可以实现多场景、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交互协同,并且在系统内部深度应用了AI功能。

总台央视记者乔楠:这台设备就是华为新发布的鸿蒙操作系统电脑。它究竟有哪些颠覆性创新?通过两个核心场景一探究竟。
用手机拍摄的图片可以直接拖拽到电脑中,传输速度达到每秒160兆。鼠标可以快速在两台设备间智能跳转,靠的就是“键鼠共享”的功能,支持手机、平板、电脑三种终端,突破传统设备的操作边界。

这台电脑的AI是内嵌于系统中的。按下专属的智慧AI按键,可以迅速开始互动。“帮我生成一个咖啡机的上市营销方案PPT”,不到3秒,鸿蒙AI就能输出大纲,并调取WPS,高效完成PPT的制作。

同一天,一款搭载鸿蒙系统的全新形态硬件产品——可折叠大屏幕笔记本电脑对外发布。

华为终端业务平板与PC产品线总裁朱懂东:整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很多的创新型的专利,大概有2700多项。手机、平板和电脑一样,它都是同一个操作系统,所以它实际上已经把移动端和电脑端的边界,彻底打破了。所有的底层能力基本上都可以通过大模型去调动,所以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

据了解,在电脑操作系统这一领域,过去多年都由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新的操作系统想要快速形成规模,开发者广泛参与的应用生态非常关键。目前,已有超过1000款应用软件完成了对鸿蒙电脑操作系统的适配,覆盖办公、影音娱乐、实用工具等多领域。应用软件数量仍在持续增加。
从“能用”到“好用”
国产操作系统有望实现规模化商用
近年来,国产操作系统加速崛起,核心业务系统升级进入深水区,中国操作系统厂商正通过新一轮信息技术创新破局。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操作系统市场增速加快,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50亿元。记者了解到,目前,多个国产操作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均已实现跨越式发展,正加速从“能用”迈向“好用”。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室副主任王琼洁:国产操作系统通过分布式架构和统一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手机、PC、IOT(物联网)设备等不同终端间的协同操作与资源共享,为构建万物互联的自主技术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有望实现国产操作系统在PC消费市场的规模化商用。

业内专家表示,未来,国产操作系统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来自各行业信息化建设中新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则是AI服务器放量带来的新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