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9日星期一|
NO.1 碧桂园及杨惠妍等高管被交易所公开谴责
5月16日,碧桂园公告称,公司于近期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自律监管措施处分决定。由于发行人未能按时披露2024年中期报告,交易所对发行人、发行人时任董事长杨惠妍、发行人时任总经理兼信息披露事务负责人简暖棠、发行人时任财务负责人陈淑兰予以公开谴责的处分,并记入诚信档案。
点评:该事件反映公司内部治理存在疏漏,可能削弱投资者对其财务透明度的信任,进而影响债券市场融资能力。尽管公司已于2025年2月补发报告并承诺整改,但监管记录对后续资本运作及信用评级修复构成压力。
NO.2 中海地产与中建股份续签总承建协议
5月16日,中国海外发展宣布与中建股份重续持续关联交易,签订新的总承建协议。该协议将从2025年7月1日开始,有效期至2028年6月30日,为期三年。根据新协议,交易上限金额分别为:2025年下半年25亿元,2026年全年50亿元,2027年全年50亿元,以及2028年上半年25亿元。合约价格及条款将遵循一般商业条款订立,确保公平性,且不会优于授予独立第三方承建商的价格及条款。
点评:头部央企深化合作或推动建筑行业集中度提升,强化全产业链协同优势,尤其在当前房企流动性压力下,国企主导的资源整合模式或成行业趋势。长期看,此类合作或增强市场对国企背景房企的信任,为行业风险出清提供示范效应。
NO.3 佳源服务与前控股股东订立强制执行调解协议
5月16日,佳源服务发布内幕消息公告称,2025年5月15日,上海金辕及上海智金与巢湖旭彤、佳源创盛、浙江禾源及浙江智想大成作为被强制执行人,订立了强制执行调解协议。据此,上海金辕及上海智金各自同意以金额8600万元偿付被强制执行人于股权转让协议及担保协议项下的所有义务,预计该款项将由佳源服务的内部资源支付。
点评:此次调解协议虽解决了部分法律纠纷并释放流动性,但公司仍需应对前控股股东遗留的治理问题及潜在偿债压力,其后续执行情况将影响市场对其风险出清能力的判断。
NO.4 中国恒大清盘人要求债权人提交债权证明
5月16日,中国恒大集团发布内幕消息指出,根据法院指示令,清盘人已被准许并指示向自认为中国恒大集团债权人的人士索取资料,同时向有意在清盘中担任可能成立的审查委员会的人士索取意向书。清盘人已发布通告,要求自认中国恒大集团债权人的人士提交债权证明表,以及要求非或有债权人提交成为可能成立的审查委员会成员的意向书。
点评:股东权益被排除的裁决可能重塑房企治理结构,促使行业更注重债权人权益保护。长期看,恒大清盘进程或为高负债房企风险处置提供参考,但短期内市场对同类企业的信任修复仍需时间。
NO.5 华夏幸福剩余16.53亿信托份额抵债交易未完成
5月16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显示,根据《债务重组计划》,“兑抵接”信托计划交易尚未完成资产交付和过户,根据相关规定,交易是在华夏幸福完成资产归集和设立信托的基础上实施的信托受益权抵偿债务交易,交易对方以抵消金融债权形式支付交易对价。根据《协议》已实施完毕信托抵债交易的金额为223.48亿元,相关信托受益权份额在建信信托的受益人变更登记仍在进行中,剩余16.53亿信托份额抵债交易相关工作正在进行中。
点评:华夏幸福信托计划的推进虽部分缓解债务压力,但剩余交易完成度及公司持续亏损态势仍考验其重组执行力。对二级市场而言,债务处置的透明度与效率将影响板块估值修复节奏,投资者需关注后续资产处置进展及政策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