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驻穗记者张莹)近日,全球首条650×550 mm2有机光伏(OPV)模组量产线“星河一号”成功流片下线,进入全面量产倒计时。意味着国内企业在业界率先实现有机光伏商业化落地,对于国内有机光电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该产线由广州市黄埔区企业追光科技建设,该公司是国内首家聚焦有机光伏商业化的企业,目前已构建多场景应用体系,形成有机光伏供能解决方案,模组产品已通过核心客户验证。
公司创始人杨曦介绍,凭借在有机半导体材料产业开发超十年的经验积累,追光科技已打通有机光伏产业化技术路径,自主研发的OPV器件实验室认证效率达19.92%,连续两年保持世界纪录。
据悉,“星河一号”从工艺设计、设备定制到系统集成全链条自主创新,建立起了覆盖清洗、涂布、激光、蒸镀、封装等多项核心工艺的完整技术和衔接控制体系。“星河一号”下线模组产线攻克了多项工艺难题,同时导入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大幅提升模组产品性能及可靠性。
从技术研发到量产商业化,追光科技始终是行业的领跑者。2024年,追光科技踏出关键性一步,启动建设具有行业里程碑意义的“星河一号”量产线。其主要面向物联网、电子纸显示、智慧家居、消费电子等室内全场景模组产品的量产。首批订单来自数家全球头部的物联网产品制造商,后续“星河一号”将启动更大尺寸的模组产品试样,以进一步拓展有机光伏与建筑、交通、风电等场景的深度融合,加速推动有机光伏面向多元领域的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