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集团(HK06831,股价6.290港元,市值42.36亿港元)没能延续沪上阿姨(HK02589,股价128.800港元,市值135.04亿港元)上市的火热。
5月16日,绿茶集团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每股定价7.19港元,每手400股。上市一开盘,绿茶集团就出现下跌,午盘后持续下跌。截至当日收盘,绿茶集团跌幅达到12.52%,报收每股6.290港元。
绿茶集团成立于2008年,旗下主要运营绿茶餐厅,第一家门店开在杭州西湖,此后拓展至全国。绿茶餐厅可以说是“初代网红”,早期门店在就餐时间经常需要大排长队,但近几年其门店已鲜见排队情况。
张旭(化名)是港股“打新”(用资金参与新股申购)的常客,这次他有点庆幸自己最终没有参与绿茶集团的“打新”。原本,绿茶集团也在计划之列,但由于已经多年没去过绿茶餐厅,张旭便决定先实地考察一番。近日,他在深圳连续探访了3家绿茶餐厅门店并进行了消费,之后便放弃了“打新”的念头。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的3家店人气都不怎么样,而且这次还有老股发售,这意味着有股东不想继续持有股份了”。
绿茶集团本次全球发售1.68亿股,其中有5050.92万股为老股,占比约有30%,新股股份比例为70%。
在5月16日的上市仪式现场,记者看到,绿茶集团创始人王勤松和路长梅夫妇穿着中式服装共同上台敲锣。
还要再开超500家餐厅
香港公开发售阶段绿茶集团获317.54倍认购,公开发售项下最终发售股份数目(经重新分配)为8418.2万股,占发售股份总数的约50%。国际配售阶段绿茶集团获7.2倍认购,经重新分配后,国际发售股份最终数目为8418.2万股,相当于发售股份总数的50%。
在绿茶集团股价下跌时,稳定价格操作人招银国际也在全力护盘。据LiveReport大数据估算,绿茶集团本次绿鞋(超额配售)总额约为1.82亿港元,截至首日(5月16日)收盘,绿鞋资金已全部用完。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4月14日,绿茶集团共有489家餐厅,深圳是除了北京以外,开设绿茶餐厅门店最多的城市,达到34家。2013年,绿茶餐厅开始进入深圳,曾火热多年。
张旭是深圳人,他记得绿茶餐厅进入深圳时确实火热,门店经常需要排队很久才能就餐。由于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绿茶餐厅菜品新颖、性价比高,张旭和同学聚餐有好几次都选在深圳南山区的海岸城门店。但该门店大约一年前已搬走。
张旭在5月12日的饭点时间连续走访了3家不同区域的绿茶餐厅,发现3家门店的就餐人数都不算多,店内大约都只有10桌。他在其中一家店就餐,花了158元点了5个菜,“我感觉现在吃的这几个菜跟5年前差不多,还是面包诱惑、绿茶烤鸡这些,上菜速度很快。”张旭的感觉是有点像“预制”。
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目前,有一部分招牌菜是由第三方食材加工公司制备的提前处理食材及烘焙产品。例如,其招牌菜绿茶烤鸡,仅需要厨房员工以预制酱包腌制鸡肉并将其放入烤箱烘烤一段时间,便可上菜。
而绿茶集团还计划继续扩充门店。从2022年至今,绿茶集团的餐厅总数量一直在持续增长,从236家增长至目前的489家,并计划在近3年开设超过500家餐厅。(招股书原文:于2024年开设了120家新餐厅,并计划于2025年、2026年及2027年分别开设150家、200家及213家新餐厅。)
担任绿茶集团董事长的王勤松在上市仪式现场表示,2008年在杭州西湖开设第一家绿茶餐厅,走过了17个年头,将以IPO(首次公开募股)为契机,有序推进餐厅的战略性扩张。
同店销售额现同比下滑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在中国内地休闲中式餐厅品牌中,绿茶集团按餐厅数目排名第三,按收入排名第四。休闲中式餐厅市场高度分散,市场参与者众多,2024年绿茶餐厅占据0.7%的市场份额。
杭州人陈晞(化名)告诉记者,对于绿茶集团上市,她第一反应是意外,她个人现在感觉绿茶餐厅在杭州没什么“声量”了。早几年前,她还会带朋友或者同学在西湖边排队吃绿茶餐厅。
2024年,绿茶集团所有地区的同店销售额均出现减少,整体下滑10.3%;每家餐厅平均同店销售额从2023年的1151.9万元下降至2024年的1033万元。
对连锁餐饮企业而言,同店销售额是一个关键指标,衡量着企业的运营质量。
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解释道,2024年同店销售额减少,主要是消费者行为普遍改变,减少了外出就餐的支出和次数。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就2024年的同店销售额情况而言,绿茶集团的表现优于大多数同业公司。
此外,绿茶集团的整体人均消费由2023年的61.8元减少至2024年的56.2元。整体翻台率亦由2023年的3.30次下降至2024年的3.00次。
对此,绿茶集团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使菜品更多样化,以提高销售额及翻台率。“我们计划根据当地口味在不同的区域市场推出若干特色菜品,同时继续在全国提供我们的招牌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