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西安城墙、大唐不夜城等景区通常会上演“一票难求”“人从众”的场景。然而,坐拥一众顶流景区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曲江文旅”,600706.SH)的经营业绩,却与西安文旅热度,形成了“冰与火”的巨大反差。
《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日前,曲江文旅公布了2024年度报告和2025年一季度报告,从多项数据指标来看,曲江文旅延续了亏损态势,经营业绩、营收利润等方面仍然面临巨大压力。近几年,曲江文旅难以将文旅市场的热度,转化为公司业绩和利润的增长,其轻资产模式遭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陕西省社科院文化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张燕表示,“曲江文旅运营的大唐芙蓉园景区、大雁塔、大唐不夜城几个景区,每天吸引的游客很多,这些游客带动了周边的餐饮、住宿等消费,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客流量非常大,对西安的文旅产业贡献很大。但曲江文旅自身存在深层的问题,比如管理、产业布局等方面都需要解决,才能让流量转化为更多经济效益。”
文旅市场火热
据测算,2025年“五一”假期,西安全市接待游客1475.08万人次,同比增长5.2%;游客总花费123.34亿元,同比增长7.55%。而且,西安一如既往地入选多份热门目的地榜单,延续着“网红旅游城市”的热度。
“五一”假期正值西安入夏之初,恰是观光旅游的好时节。而曲江新区文旅资源丰富,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曲江海洋极地公园等景区闻名遐迩,吸引了大量游客来感受古都文化、旅游观光、打卡不夜城街区。
记者了解到,“五一”假期,大唐芙蓉园景区、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文化休闲景区、西安城墙景区三大景区,日均安排演出120场。其中,大唐芙蓉园景区上演《且行且乐》《捣练图》《上春山》等互娱演出211场;大雁塔·大唐不夜城文化休闲景区上演《太白长安行》《琵琶行》《十部伎·丝路和合》等互娱演出120场;西安城墙景区上演《盛世鼓舞》《铁甲峥嵘》《唐妆魅影》等互娱演出277场。
此外,曲江文旅官方微信公众号“曲江文旅股份”称,“五一”假期,西安唐华华邑酒店收入同比增长8%,餐饮收入增长48%;芳林苑酒店连续5天满房,消费人次同比增长45%、收入同比增长36%。
而且,主题餐饮收入整体同比增长23%,主题景区商业消费整体同比增长 122%。大唐芙蓉园“花朝市集”唐风手办日销过万,城墙主题邮局文创、厘米城市茶饮冰酪成消费新宠,西安城墙商业消费同比增长109%。
对于“旅游火热、业绩冰冷”的现象,张燕认为,曲江文旅目前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公司管理和运营能力急需优化。二是曲江顶流的景区,缺乏消费场景和空间,建议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土地置换,将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景区周边,拓展为景区的餐饮、住宿、文创等消费场景。三是要充分盘活大明宫遗址公园,大明宫作为曲江文旅运营的景区,未能充分开发盘活,对其业绩拖累也非常明显。应该调整运营思维,利于其面积广阔、交通便利等优势,将大明宫遗址公园开发为西安民俗文化旅游的集中承载地。
业绩压力巨大
一边是景区的旅游火热,一边是净利润连续亏损。最新业绩报发出之后,曲江文旅的景区表现和业绩表现相背离,仍然持续着“只赚吆喝不赚钱”的状态。
近期,曲江文旅披露的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2.53亿元,同比下降16.68%;归母净利润亏损1.3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95亿元,亏损有所收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05亿元,同比下降19.08%。
从业务结构来看,2024年,曲江文旅景区运营管理、酒店餐饮、旅游商品销售等板块营业收入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成为全年营收下降的原因。如景区运营管理板块因票销类收入和公建物业管理收入减少,营收同比下降32.57%。
记者梳理看到,2022年至2024年,曲江文旅归母净利润已经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亏损2.480亿元、2023年亏损1.954亿元、2024年亏损1.313亿元,亏损幅度逐步收窄。截至2024年度,扣非净利润也已连续五年亏损,亏损幅度同步收窄。
费用方面,2024年曲江文旅“三费”总额为2.9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45亿元下降了15.36%。其中,销售费用同比降低19.27%,管理费用同比降低10.66%,财务费用同比降低24.63%。
曲江文旅方面表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本报告期较上年同期增加,主要是公司优化成本管控,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同时收到大额回款及还款计划,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
2024年的年报中,曲江文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但成本控制和应收账款“回血”,促成了净利润亏损额度的收窄。不过,2025年一季报的营收、利润双降,尤其是净利润同比转亏,再次让公司盈利能力蒙上一层阴影。
29日当天,曲江文旅还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曲江文旅实现营业收入3.06亿元,同比下降23.67%;归母净利润亏损4360.89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211.51万元,同比由盈转亏。
业绩层面持续存在的压力,在2024年的年报中表现为:公建物业管理业务收入下降 2.53 亿元,占比下降 16%;旅游景区和演艺票销类业务收入下降 0.45 亿元,占比下降 1%;酒餐类业务收入下降 0.33 亿元,占比增长 1%。
曲江文旅方面表示,行业内,旅游景区管理业务普遍面临“购票人次下降”“二次消费收入占比较低”“经营性资产盘活难”三大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曲江文旅提出,要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景区二次消费产品和市场增长。
对于文旅行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张燕分析称,随着全国各地不夜城、历史文化街区等文旅新消费项目的不断涌现,游客的选择增多,导致单个景区的购票人次受到分流,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另外,游客消费观念变化、消费动力不足等因素,也降低了二次消费的意愿。
经营模式弊端
纵观近几年的年报,曲江文旅陷入连续亏损境地,与其以轻资产运营为主业的模式关系密切,高额的应收账款成为近两年亏损的内因。
曲江文旅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应收账款账面余额11.77亿元,坏账准备金额3.65亿元,账面价值8.13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6.81%,应收账款金额巨大。
业内人士称,曲江文旅高额的应收账款来源于其经营模式。曲江文旅的主营业务是景区运营管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等顶流景区并非其自有资产,因此其收入主要来源于相关管理部门所支付的管理酬金。因此,酬金的支付方多为关联方(如曲江新区管委会下属单位),导致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坏账风险高,对企业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造成较大压力。
另外,曲江文旅控股股东西安曲江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旅游投资集团”)债务缠身,债务及担保规模超过5亿。而且,几笔债务引起了债权人司法追债。
5月7日,曲江文旅披露,公司控股股东旅游投资集团所持有的16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6.27%)将被拍卖。本次股份拟被拍卖事项不会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也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发生变更。
5月12日,曲江文旅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旅游投资集团新增一项股权拍卖。拍卖标的为旅游投资集团持有的12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4.70%),目前该部分股份处于冻结状态。
记者发现,旅游投资集团股权拍卖事件早有先例,2024年12月23日,曲江文旅就曾披露,旅游投资集团所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条件流通股1600万股,拟进行司法拍卖。但一个月后,旅游投资集团与债权人合同纠纷达成和解,该项拍卖被撤回。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旅游投资集团1600万股拍卖,或与此前情况类似,“债权人通过司法拍卖施压,迫使旅游投资集团尽快还钱”。
5月8日,就公司业绩和运营情况等问题,记者发函并致电曲江文旅董事会办公室,该公司负责品牌建设的工作人员表示,“收到采访函三日内回复。”三日后,记者多次联系曲江文旅方面,但截至发稿,仍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