靓丽橙
天空蓝
忧郁紫
玛瑙红
炫酷黑
深卡色
黎明
收起
下载APP
首页> 股市消息>

正文

碳讨|锂电企业“闯关”港股:产能扩张与估值博弈双重驱动

2025-05-16 18:07:00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第一黄金网
摘要
全球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港股上市进入“倒计时”。 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及刊登注

全球锂电池巨头宁德时代(300750.SZ)港股上市进入“倒计时”。

5月12日,宁德时代披露发行阶段董事会公告及刊登注册招股书,宣布正式启动国际配售簿记,预计将于5月20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Wind统计,至5月15日申购结束,宁德时代的孖展资金总计2681.81亿港元,认购倍数达115.32倍。

毕马威数据显示,香港IPO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呈现强劲势头,集资总额高于去年同期接近三倍。

为进一步提升吸引力,香港资本市场亦在政策层面不断发力。5月6日,港证监会与联交所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

宁德时代百日奔跑赴港,募资九成用于匈牙利项目

5月16日,宁德时代香港上市交易定价为每股263港元,为定价区间上限。据此计算,宁德时代本次发行募资总额预计达40亿至

50亿美元 ,将成为近年来港股市场规模最大的IPO项目之一,也有望成为今年全球最大的IPO。

根据预计的最快上市日5月20日计算,距离宁德时代首次递表港交所仅隔不到100天。同时公司2月1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文件,3月25日获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创近年境外发行备案最快纪录。

宁德时代表示赴港上市是为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布局,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高综合竞争力。“欧洲等海外市场的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需求不断增长,为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增强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建立欧洲本地化生产能力对公司国际业务布局和发展有重要意义。”公司港股招股书显示,其此次IPO募集资金中的约九成将用于推进匈牙利项目第一期及第二期建设,剩余一成计划用于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上述匈牙利项目地处匈牙利德布勒森市,一期及二期的总投资额约为49亿欧元,截至去年年末宁德时代已投入7亿欧元。项目一期及二期规划产能分别为34GWh及38GWh(共计72GWh),项目可用于生产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可供应欧洲车企等海外客户。

交银国际认为,宁德时代全球化布局领先,看好长期发展。港股上市后,宁德时代将成为A/H双平台上市企业,可同时吸引中国内地及海外资本,支持海外产能扩张与技术研发;同时可借助欧洲本地化生产应对贸易不确定性,进一步巩固其在电池领域的全球龙头地位,为中国企业出海树立新标杆。宁德时代电池技术和全球化布局引领行业,布局换电拓展业务,看好公司长期发展。

年内已有近十家锂电企业奔赴港股,全球化布局为主要驱动力

除了宁德时代,今年以来已有近十家锂电板块企业奔赴港股。

4月中旬,锂电池正力新能(3677.HK)在港上市,估值200亿港元,募资9.28亿港元。

同一个月,先后还有中伟股份(300919.SZ)、国民技术(300077.SZ)、南都电源(300068.SZ)、星源材质(300568.SZ)四家A股上市公司启动港股IPO。

其中中伟股份已在4月22日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股份(H 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中伟股份核心业务为新能源电池正极材料与前驱体研发、生产与销售,包括镍系材料、钴系材料、磷系材料、钠系材料。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公司三元前驱体与四氧化三钴市场均已连续5年保持行业第一。

中伟股份表示,申请港股上市系为深入推进公司“发展全球化”战略部署,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助力全球产业布局持续升维,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近年公司海外新产能建设加速,建有印尼四大原料基地,并在韩国、摩洛哥等地加速推进材料基地建设。

4月28日,星源材质(300568.SZ)宣布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公司表示此举系为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进一步助力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发展。

星源材质主营锂电池核心材料之一的隔膜。公司近年同样瞄准提升海外市场份额,正推进欧洲“瑞典湿法隔膜及涂覆项目”及马来西亚“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湿法及涂覆隔膜项目”的建设。同时公司积极开展海外市场与客户的拓展,近期与三星SDI签订了战略备忘录,与大众集团旗下子公司签订了定点协议,与国际客户合作关系持续深化。

一季度港股IPO募资总额同比增加近三倍,当地资本市场发力“迎客”

据悉,香港是亚洲最具活力的资本市场,汇聚了世界各地发行人和投资者,根据港交所的公开数据,香港的新股市场在过去10年总共集资2.29万亿港元。香港作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中心,连接着中国内地与世界各地的国际投资者。

毕马威提出,受惠于多宗大型新股上市成功,香港IPO市场2025年第一季度呈现强劲势头,集资总额高于去年同期接近三倍,创2021年以来最佳开局。这一亮眼表现延续了2024年下半年的大型新股上市热潮,并受到DeepSeek日益普及的推动,吸引了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内地科技公司的关注。

增长势头亦反映在IPO申请数量上,目前申请宗数已增至120家企业,较2024年年底86家有显著增加。这一升势主要源于本季度有51家企业首次提交申请,而上季度仅有24家。此外,“A+H”上市模式也日益受到青睐,首次提交申请的企业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A股的上市公司。

该机构此前预计,2025年将会有80家公司来港挂牌,集资1000亿至1200亿元。

为进一步提升吸引力,香港资本市场亦在政策层面不断发力。

2024年10月,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作出联合声明,宣布将优化新股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包括加快符合资格A股公司审批流程,以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区内领先的国际新股集资市场吸引力。

今年5月6日,香港证监会与联交所发布联合公告,宣布正式推出“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

东北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张超越表示,在中概股回流的浪潮下,新兴与关键行业企业将成为港股市场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中概股的回归也将重塑市场。短期内,中概股的加入可能会导致资金分流,造成流动性缺口。但从长期来看,中概股的回归将扩大港股整体市值,提升交易活跃度。

张超越表示,中概股大多是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企业,它们的回归将吸引更多投资者的关注,增加市场的交易量。同时,也将吸引更多南向资金、ETF配置与国际长期资本参与。南向资金的流入将为港股市场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ETF配置则能够提高市场的流动性效率,国际长期资本的参与则有助于提升港股市场的国际化水平。

更多资讯可关注第一黄金网微信公众号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点击这里下载第一黄金网APP
31 收藏


    相关阅读

    导航

    本站郑重声明:第一黄金网中的操作建议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无关,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据此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