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并购重组热度持续攀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上周(5月6日至5月10日)有2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购重组进展最新公告。另外,截至5月12日,年内A股公司发布66单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144.44%。
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目前正抓紧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以及相关监管指引,进一步完善“并购六条”(即《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配套措施,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受访专家认为,未来,随着“并购六条”配套措施落地,对科创企业并购重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审核效率有望进一步提升,配套融资和支付方式也将更加灵活,从而进一步激活并购重组市场。
科技型企业并购较多
审核效率明显提升
自去年9月份“并购六条”出台以来,A股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吴清介绍,去年“并购六条”发布以来,沪深两市披露重组项目近1400单,同比增长40%,其中重大资产重组超160单,同比增长2.4倍。
从并购目的来看,产业整合依旧是主流,上市公司围绕主业进行横向或纵向整合,扩大公司业务规模,提高核心竞争力。比如,4月16日晚间,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正在筹划收购成都能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51%股份,公司收购标的公司后,将在市场开发、技术研发及应用、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公司整体业务规模及盈利水平的提升。
从企业类型来看,科技型企业并购数量较多。以中国上市公司协会行业分类来看,年内新增的66单重大资产重组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公司有13单,数量最多;其次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有10单。其中,收购未盈利企业成为科技型企业强链补链、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重要方式。比如,2月21日,国内半导体硅片龙头上海硅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新昇晶投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昇晶科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新昇晶睿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的少数股权等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后,上市公司将实现对300mm大硅片全产业链的控制,有望缓解国内12英寸硅片国产化率不足5%的困境。
国有资本整合步伐加快。上述66单重大资产重组中,有7单为央企控股上市公司重组,8单为地方国有上市公司重组。比如,5月5日,内蒙古电投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投能源”)收到实际控制人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通知,拟以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白音华煤电有限公司股权与电投能源进行资产重组。电投能源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上述标的资产,并将视具体情况募集配套资金。
另外,审核效率明显提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今年以来截至5月12日,10单重大资产重组上会,除一单暂缓表决外,另外9单均过会;而去年同期,仅2单重大资产重组上会,其中1单过会,1单未通过。其中,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从受理到交易所审核通过仅用时56天。
中央财经大学资本市场监管与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晓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并购六条”带动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度明显提升。头部企业通过横向并购快速扩大市场份额,通过纵向并购完善产业链布局。同时,“并购六条”发布后,市场效率提升,估值体系优化,简易审核程序缩短了交易周期,推动市场定价更趋理性,锁定期规则调整减少了短期套利行为,长期价值投资导向增强。
配套措施将落地
提高交易执行效率
去年9月份,在“并购六条”出台的同时,证监会就《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推动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落地,提高对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的包容度,新设重组简易审核程序,完善锁定期规则支持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鼓励私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
此次,证监会明确提出,以更大力度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围绕产业逻辑“强身健体”、激发活力、提高质量,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抵御能力。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杨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随着“并购六条”配套措施落地,审核机制进一步优化,有助于提高市场化并购交易的执行效率;其次,融资支持举措也将进一步优化,并推动私募股权基金更积极地参与产业并购,以促进资本市场与产业整合的协同发展;再次,并购支付工具的使用范围和灵活性可能会进一步拓展,减少因股价波动对交易落地的影响;最后,对于科技型企业并购,预计未来政策将进一步细化未盈利企业并购的具体指引,支持优质硬科技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突破。
李晓认为,《管理办法》修订后,允许分期支付对价将缓解企业流动性压力,尤其利好中小型企业收购优质资产。简易审核程序(如“小额快速”通道)使符合条件的重组活动周期缩短,提升市场活力。总体来看,此次《管理办法》修订体现了“放管服”平衡,在防范风险的同时提升市场效率,是注册制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长期利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